5、建元新政(1/3)
景帝后元三年,新皇登基,时年二月,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葬先皇于阳陵,谥号孝景皇帝。-- *小说&
同年三月,新登基的皇帝刘彻下诏,封太后王氏同母弟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
十月,刘彻改元更制,以建元为年号。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以年号为纪元的新时代。中国帝王以年号纪元始于刘彻,这是亘古未有的变革,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
守丧期间,平阳公主主要住在母亲王太后的住处—赫赫有名的漪澜殿,国丧结束,诸侯、已嫁的公主纷纷回到了封地,这是先帝在位时立下的规矩,非奉诏不得滞留京都。但是其中有两个人是例外,一个是权倾天下,随意出入未央、长乐两宫,连通太皇太后和皇帝寝宫的馆陶长公主刘嫖,一个便是皇帝的亲姐姐—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在长安常住却没有选择住在位于长安城西的平阳侯府,而是高价盘下了原本属于刘氏宗亲的旧宅子。
此处府邸虽然有些旧了,但依然气派,平阳公主着人修缮一新,择吉日入住,‘门’楣上书:“平阳公主府”。
卫青作为侯府骑奴和‘侍’卫的头领,自然忙前忙后。公主时常出入皇家禁苑,少了以前在平阳时的排场,出行也不过是数人相随而已,而卫青也更多的充当公主车驾驭夫的角‘色’。
虽然经历了一场新老皇帝的更替,但宫中一切平静,朝中百官各司其职,安分守己,皇帝也按部就班依照前朝的制度、规程行事。但是平静的背后是小皇帝不安分的心。
十六岁的刘彻,少年丧父的悲痛尚未消减,便要面临朝中百官。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些忐忑,但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刘彻的背后,是真正最为强大的力量—以太皇太后窦氏为首的外戚势力,老太太不动声‘色’,稳坐东宫,可是朝中一切大小事务自然有人日日汇报。
老太太对于朝中人事的安排,也有自己的考虑,原丞相卫绾,是著名的大儒,在景帝一朝功勋卓著,堪称皇帝的左膀右臂,同时又曾任太子太子太傅,这个儒‘门’弟子恪守圣人之道,一生梦寐以求的就是实现儒家的最高理想,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实现天下大同。
鉴于卫绾对年轻皇帝的巨大影响力和朝中的威望,太皇太后窦氏极为忌惮,这个一生谨小慎微,却有大智慧的‘女’人,坚定的认为清静无为是最好的治国之道,所以,一个同样坚定的儒‘门’弟子,是她所不能容忍的。新皇登基,窦老太太就授意朝中重臣对卫绾示意,迫使卫绾此去丞相职务,告老还乡。
她以为最大的隐患已经排除了,她的孙儿将沿着她心中设定好的道路持续下去。她没有想到的是,刚刚登基的刘彻,已经开始不安分起来。
对于这个孙儿,窦老太太还是很满意的,尤其是那个金屋藏娇的故事带来的婚姻,将自己最为疼爱的两个孙辈联系在了一起。
老太太对权力并没有太大的**,但是,她比谁都明白权力的重要‘性’。常年在深宫中,他人的一举一动,她都感受的一清二楚。
她的两个儿子,汉孝景皇帝刘启和梁孝王刘武已撒手人寰,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悲苦莫过于此,老太太悲痛‘欲’绝,却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尽力扶持孙儿刘彻即位,巩固江山社稷。
老太太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政治斗争,上了年纪之后就一心笃信黄老之说,对清静无为的治国理念十分认同,在她的骨子里,就希望天下能安稳宁静,不要生出事端来。
黄老之学起于战国,主要以道家、法家两种思想综合而成,打的是黄帝、老子的旗号,实际上是将老子之言、道家学说、法家理论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治国理念。窦太后痴‘迷’黄老,无以复加,非但将它列入皇家子弟教育的必修课程,还将它尊为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卫青:屌丝逆袭的传奇】最新更新章节〖5、建元新政〗地址https://m.zuimeng.net/22/222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