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制药厂和专利授权(2/3)

可能。

此时英国底层国民的平均收入不过是周薪一英镑十便士左右,这些钱如果换到白银大约是十二两银子左右,在中国虽然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但是换到英国也只够一家人买面包蔬菜的,想要吃肉都要思虑很久。

有一位还没有出生的前辈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这归根结底就总结为两个字,自私。

自私这个词谁都知道是一个贬义词,谁都不希望别人这样称呼自己,但是自私这个特性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尤其是圣人,所以有位古人说过,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对于徐卫对离厂工人的安排引起了留在工厂做工工人的不满,本来还对自己能够继续留在工厂而沾沾自喜的工人们现在听说那些工人不用干活还能白拿工资太不公平了,所以纷纷表示抗议。

中国的圣人总是能够看透认得本质,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就是这句名言的真实写照。

为了维持自己工厂的正常运转,也为了安抚留守工人的不满情绪,徐卫决定这两周内将继续干活的工人的工资上调百分之五十,迎来的是工人们的山呼万岁。

其实在治疗的期间内,徐卫并不是时刻的盯在工厂内检查药品的质量,整个工厂在徐卫接手之前就有一套完整的运行秩序,完全不需要徐卫这个老板过多的干预,所以为了刷自己的存在感,徐卫经常性的出现在伦敦皇家医院的病房内,和病房内的志愿者,面对面的交流,美其名曰观察药品的疗效。

这次磺胺药效的实验,整个世界都在时刻的关注,伦敦皇家医院的大门外二十四小时都有记者守候,一边将最新的病情刊登到明天的报纸上,而时刻出现的徐卫则成了最受关注的话题。

虽然此时由于徐卫经常出现在媒体中,而使徐卫现在的人气成指数被的增长,让徐卫的名气冲破了学术界的枷锁彻底面向大众,但是如果这次的实验出现差错,徐卫随时都有可能变成世界级的笑话。

不过事情的最终结果并没有偏离徐卫的预期,服药后的第三天就从医院内传出有些病人的病情已经稳定,等到一周之后就有一部分的病人被诊断为完全康复,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这些病人仍然被留院观察。

或许是徐卫真的存在主角光环,使得徐卫的运气好到爆棚,接受治疗的一百名志愿者在两周之后全部康复,没有一例病人出现反复,而磺胺这货在后世都没有这样的神奇疗效。

磺胺的疗效被证实后,各大报社对此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英国人民沸腾了,欧洲人民沸腾了,全世界人民都沸腾了,徐卫一夜之间成为了全人类的英雄。

铺天盖地的夸奖并没有净化徐卫那颗自私的心,最终没有学习伟大的居里夫妇,徐卫依然在专利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自从磺胺成功的完成了临床试验,徐卫刚申请注册的徐氏制药厂的订单纷至沓来,也使得徐卫有了资金扩建厂房,召回原来离去的工人,并且为了维持工人对制药厂的认同感,徐卫依然按照原来百分之一百五十的薪水支付工人。

当然,以徐卫的徐氏制药厂的规模制造的磺胺完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代理生产成为了一件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这不是徐卫的问题,而是从世界各地来到英国寻求代理生产代理人的问题。

由于各国之间都存在着贸易壁垒这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徐卫在欧美的各个国家都设立了代理生产的制药厂,同时允许这些制药厂自行销售各自生产的磺胺类药品,但是徐卫必须得到利润的百分之五十。

虽然现在整个世界还没有发生太大的战事,但是磺胺的价格依然被炒作成与黄金等值的东西,所以对代理商来说百分之五十的专利费并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们能不能击败自己国家的生产商,拿到专利授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清末】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章 制药厂和专利授权〗地址https://m.zuimeng.net/22/229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