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名利双收(2/3)
坊实则另有打算。”
李隆基这才来了兴趣,问道:“有何打算啊。”
看到李隆基来了兴趣,李跃顺着说道:“臣年前从长安到西凉,再转游金陵,从南至北,一路访察民情,如今虽然国泰民安,却仍有流离失所,很多的儿童无依无靠,心生不忍,所以希望开琴坊,用所得之资来救养一些孩子。琴者,心性也。习琴之艺者,大多富贵之家。所以琴中仙的价格都很高。清风自知能力有限,还需要陛下帮忙才行。”
“哦?需要我帮忙,你将自己的想法如实道来。”李隆基更加有了兴趣,暗喜自己果然没看错人。
李跃跪倒,说道:“此坊名为琴中仙,最低价都不低于一百两,并且买琴者须留诗一首,悬挂与琴中仙,以此表示他们为那些流民的孩子做过贡献,微臣斗胆,希望可以得到皇上为琴中仙题字,普天之下莫非王民,以富济贫。实乃仁举。”
李隆基稍微点了一下头,说道:“题诗留名,不时其雅;以富济贫,不时其仁。清风悲悯贫民,此举甚好,准了。”说罢李隆基走到书桌前,提起笔龙飞凤舞的写下“琴中仙”三个字。心中颇为得意,看了看自己的杰作,唤了一声,高力士缓缓的走进来。
李隆基说道:“上将军,拿过去让清风看看如何。”高力士看李隆基心情好,说道:“圣人的笔法精妙,自然是天下第一等的。”
李跃也适时的拍马屁道:“久闻皇上文韬武略,御笔一出,天下人必然更加敬佩你的才学,而更加尊崇你的仁义。”
“哈哈,就你小子最机灵,给你一个补阙的文职,倒是再合适不过了。”李跃的这两句马屁算是拍到了地方,李隆基龙颜大悦,还想再考一考李跃,问道:“今日宁王府一事,清风觉得应该如何处置比较妥当了。”说完他坐在椅子上,目不斜视的看着李跃。
李跃一听就知道要说正事了,不温不火的说道:“启禀皇上,今日王唐镜之父在午后亲自上门找过臣,希望我可以不计较此事,给王唐镜一条生路。”
殿内突然一下子静悄悄的,紧张了起来,李隆基不动声色的问道:“你如何答复的呢?”
“臣答应了。”
高力士眼角突然紧皱,意识到不妙,又觉得有些奇怪,而李隆基突然一拍桌子,怒道:“好你个李跃,老实交代,收了对方多少银两贿赂,朕真是错看你了。”高力士连忙劝道:“圣人息怒,以李跃的为人,岂是做这等事情的人。”李隆基稍稍平复了怒火。
李跃仍然是一副不卑不亢的表情,低着头说道:“陛下息怒,切勿伤了身体,青天白日,臣绝不敢中饱私囊,全都是为了陛下,为了国家考虑,才同意,希望陛下听臣细细道来。”
李隆基这才回复了平静,意识到自己有些大题小做了,如果李跃真的得了王元宝的好处,又怎么会在自己面前说出来,说道:“真倒要看你怎么解释。”
“原本王元宝让我随意提条件,都愿意答应我,臣岂是那种贪财忘义的小人,就要驱逐他,后来他竟然说如果可以保得王唐镜一命,愿意将关中的王家生意全部转手,所得之财充当国库。臣思虑此举有利于国家社稷,而且王家在关中生意遍布大小州县,都说王家富可敌国,若当真如此,就相当于是国库多了好几成的钱财。微臣又怎敢因为私怨而阻之。”
李隆基听到王元宝愿意捐钱财充国库,心里早已经转怒为喜,他本来就想借着此事敲打敲打这个长安首富,竟然在自己面前放过大话。这次算他识相。如今国家太平富足,李隆基现在只想开拓国家疆域,过去姚宋两位宰相压制边功,现在国家安定了,就只剩下这一条没有达到,文治武功,这一条实现了,自己就可以成为千古一帝。而打仗就需要烧钱,自己生活用度也需要钱,李隆基整天为钱发愁,听到这个消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唐霸图】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三章 名利双收〗地址https://m.zuimeng.net/24/2418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