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检验检疫局
每到春天,生产队全体社员必须上山“割青”。所谓“割青”,即割下嫩草、嫩树叶等植物,然后再把它们踩进水田里做绿肥。这种施肥方式非常环保,比化肥强多了。
“割青”不能在近处山上割,近处的山上那些“青”都长在刺蓬里,要千挑万选才能得到几根,恐怕牛年马月才能弄到百十来斤。所以,“割青”必须走远路,得到当地的火烧岭去。
我和几个女同伴挎着镰刀,拿着扁担、麻绳上路,去“割青”了。走过弯弯曲曲的山路,翻过几个陡峭的山头,我们终于来到了火烧岭。古诗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真的,火烧岭的确是去年的野山火以及农民开荒放火烧出来的,只见被烧过的灰黑的土地上,整齐的长出大片大片的青草、长蕨、嫩绿树,都有一尺来高,绿油油一片。多好的“青”啊,我们举起镰刀,刷刷开始割起来,望着成片的“青”倒在脚边,我们的心中甚是欢喜。
“青”割够了,我们把“青”捆起来,挑回水田。这可是个技术活,因为这些“青”又嫩又脆,一不小心弄断了,会得不偿失。有时,把“青”挑到半路的时候,由于麻绳松脱,“青”散落下来,让我们忙得满头大汗,才把“青”捆结实。
回到村庄后,我们还得把“青”送到田边,由记工员过秤,按重量给我们记工分。然后,自己用脚把“青”踩进水田,制造成绿肥,才算大功告成。
“割青”的劳动强度高,程序繁杂,体力消耗大。一天一趟,我都快累散架了,回家还要做自己可怜的饭菜,真是苦不堪言。湘南一中的学生活动包括勤工俭学,其实主要是为学校砍柴,而我从中尝到了挨饿的滋味。
有一次,学校为节省开支,以及为寄宿学生改善伙食,就布置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活动——明天去砍柴。这是大好事,我当然参加。但问题是,我没有做过砍柴的事,原来只捡过柴。
可能是过于激动,当天晚上没睡好。第二天,早饭也没吃多少,我就急匆匆拿着借来的砍刀、扁担、绳子上路了。湘南县虽然是山区,木材资源丰富,但学生也要到三里亭、五里坪之类的地方去砍大柴,学校可不需要茅草。开始我还能应付一下,砍了可怜的两小捆柴,挑着下山。接下来,早饭消化完了,饥饿感立即侵袭全身。我头晕眼花,走路高低不稳,只想吃东西,可哪里有东西可吃呢?
路边只有油茶果树,田里倒是种着胡萝卜,我不想做小偷,只好忍着饥饿继续走路。脚步越来越蹒跚,肩上的柴越来越沉重,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突然,我看见地面上有一堆别人吃剩下的生红薯皮,我顾不得脏,把生红薯皮捡起来就往嘴里塞,这才硬撑着,挑着柴继续走路。
过了一会儿,我又饿得走不动了,这一下我也不要脸面了,跑到田里扯了一把胡萝卜,匆匆擦了一下泥土,就放进嘴里咀嚼起来。
好不容易走到了三里亭,这里离学校还有三里路啊!我忽然想起,好朋友陈兰兰的家就在这里,何不去找她?我鼓足勇气,挑着柴来到了陈兰兰家,正遇上陈兰兰砍完柴,在家里吃午饭。太好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两碗米饭,把盘子里的菜一扫而光,感觉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胜过山珍海味。
吃饱喝足,我和陈兰兰挑着柴前往学校,这三里路走起来就快多了。我对陈兰兰描述自己挨饿的经历,陈兰兰表示同情,但又笑着说:“你是县城里的人,没做过这么繁重的劳动,经验不足,以后可得吸取教训。”
我连连点头,也真正懂得了什么是“饥不择食”的深刻含义。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江太太你别作妖了】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二十六章 检验检疫局〗地址https://m.zuimeng.net/283/283300/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