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七 罗江 孩子意味着什么 四(1/2)
罗海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永城,罗江对自己何去何从却犹豫不绝。
有时,她一个人呆在重庆的高楼之上,从阳台上望去,长江水缓慢地流动着,只有江面上移动的船只才让她有江水流动的感觉。看着江水,摸着渐渐隆起的肚子,她有时觉得生活很魔幻,也不真实。
想想几个月之前,她还在热闹的地产圈里跑来跑去,生活被各种采访、算计、新闻发布会所围绕。虽然有时觉得自己忙得有点脚不沾地的感觉,但却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成长和进步,自己在和这个社会热切地拥抱在一起。
但是现在,一个人在这高楼上呆久了,她觉得自己似乎呆在世界的尽头,似乎被这世界给遗忘了。
有一个冬天的早晨,罗江醒来,发现罗海已经上班走了,此时是十一月早晨的八点多,他们住的房子是29楼。罗江睁着朦胧的双眼走到窗前,打到一半的哈欠被停住了。只见整子窗子外面的世界都被裹在一层冷灰色的薄雾里,连大约50米外的对面高楼也几乎半隐半现。更不用说略远处的长江与高楼,整个世界都像被薄雾笼罩。
天空与这薄雾一样是灰色的,这种灰应该怎么样形容呢?不是白色,也不是暗灰色,而是介于白色和暗灰色之间的白灰色,罗江想了半天,这灰色和什么东西相像?
想了半天,她终于想到,这灰色就象小时候,妈妈每年过年之前都要在市场上买几条鱼回来腌咸鱼,鱼被杀了之后,又被洗得干干净净放在盆里,那死鱼的眼白就和这灰色差不多。又或者像一个人不高兴时,冲人翻白眼,那翻出来的白色就和这薄雾给人的感觉差不多,让笼罩在其中的人觉得冰冷而失望。
罗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一种悲从中来的感觉,在这偌大的世界里,似乎只余下了她一个人。父母,爱人,姐妹,似乎都弃自己而去。
被薄雾笼罩的世界就这样灰灰地矗立在罗江的面前,平时能够清楚可听到的汽笛声、汽车喇叭声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都在一夜之间消失。
罗江觉得自己似乎被罩在一个灰色的大罩子下,这大罩子隔绝了声音、色彩以及一切鲜活活的色彩。
她站在窗前,任泪水长流。
但也就在这时,她放在肚子上的手清楚地感觉到胎动。
她猛然惊醒,从起床到现在,她只顾看这灰雾,把自己浸在了一种灰色的情绪里,却忘了去吃早饭。现在,那个感觉到肚子饥饿的宝宝开始在妈妈的肚子里抗议了。
罗江转念,赶紧换衣服下楼找一家小面馆吃了一碗色彩艳丽的小面。
话说这重庆小面可真是有极高的治愈效果。
城里最受欢迎的应该就是小面馆了。这小面馆就像广东的早茶馆一样,随处可见,罗江目测过一般一个小区至少一个小面馆,小区大一点没准东西南北门,每道门外都有一家面馆。这面馆承担了不少社交功能,周末的早晨,大家懒懒地睡个觉,不想做早饭,于是全家只奔小区外的面馆。按各个口味点了面条,正在那里坐等呢,抬头一看,隔壁老王也端着一个大饭碗为老婆女儿打包面条,两家的男主人争着付面条钱,谦让之间就让一碗面承担了少少人情。
重庆小面,多是浓墨重彩:暖色调的面汤里,先是一大片白色的面条,上面浮着黑色的肉酱、红色的辣椒、绿色的小葱,活脱脱一副大写意的中国山水画。
在重庆这两三个月,吃惯了这么热闹的面条,罗江竞吃不惯清汤寡面了。上次,罗江和罗江一起回深城,两个人一起说要吃面条,于是就吃了一把上海的面条。白白的汤,白白的面条,上面躺着几块无精打采的黄鱼,不要说彩色,连个绿色的小葱都没有,罗江就说了一句:这完全不同的画风,太没劲了。罗海也会说,只要离开重庆,最想的也就是重庆小面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两个女人的伟大前程】最新更新章节〖一百四十七 罗江 孩子意味着什么 四〗地址https://m.zuimeng.net/283/283307/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