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罗江 :新出路(1/2)
王晓青和麦可为了还债而忙碌,罗江无债一身轻。但是1998年深城,放眼报社的同事们,似乎个个日子过得都不错。绝大多数都自己买了房子,没有房子的,报社也给分宿舍。
但罗江这样不算还没有调进特区就不算报社的正式员工,是不可能包分宿舍的。有了房子的同事们,看上去日子就要好过许多。而且大多数同事在工作之余还忙着炒股票,炒股还不够还跑到香港去炒港股。罗江到报社的时候,恰巧遇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下半场,那些在弱市中进场或者一直持股的同事们赚了个盆满鈢满。
罗江有时跟同事讲,我感觉我到深城都太迟了,似乎赚钱的机会全都没有了。同事就笑:“不是你一个人这样想,我1992年来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
到了20年后的今天,罗江发现当年自己的话是多么天真呀。在接下来的20年,深城的房价从每平方米3000元飞到最高时每平方米100000。深城的每一个普通市民都将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暴富列车,能不能早早上车,将会成为人们命运的分界线。
但当时,谁会知道有一天深城的房价会跑到如此之高的楼上去呢?初来乍到的罗江在报社的日子并不好过,尽管长得还好看,但罗江从来都不是那种到处讨喜的小女生。相反童年的经历以及一年大学教师的经历让她显得很严肃,很多人觉得她高傲不好接近。也只有王晓青那种性格的人才能发现罗江漂亮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孤独而敏感的心灵。
小时候,当她在那里悲伤哭泣走向妈妈时,妈妈通常会长叹着:“你哭了能找我,妈妈哭了又能找谁呢?”妈妈不能给罗江无条件的拥抱,慢慢地罗江也就学会受伤时不告诉任何人,她会在孤独和黑暗中收拾好自己的伤口,然后沉默地出现在众人面前,宛如从未受伤一般。
罗江既不能用撒娇来保护自己,就学会了用专业主义保护自己。留校之后,她看到风起云涌的互联网,就开始思考互联网对于人类生活场景的影响,写成一篇稿之后投给了一本期刊,就被当期采用,令她的同事们刮目相看。到了报社,罗江就是报社考核第一的编辑。但这些还是都没有用,并不能帮助罗江多赚钱。
最让罗江郁闷的是,报纸改版,领导知道罗江喜欢,就派她去设计连载版。而且很明确地告诉她,改版之后,她就不可以再做这个版,这个版要由新来的一位同事来编。后来她才知道,新来的这位同事是位高官夫人。
改版结束的总结会上,领导说:报社高层认为连载版改得好。会议开完,罗江去茶水间倒水,领导特意跑到她身边:“哎呀,刚才在会上忘记了表扬你。”罗江直接回了过去:“不表扬我没有关系,不要扣钱就行了。”领导很尴尬,不知如何回应她。
因为当时报社扩版,和罗江陆续来到报社的大约有十几个人,这一批人待遇都不如“老人”(早一点正式入编的同事)。比如做同样的版,原来在岗的同事一个赚100元,罗江们只能赚80元。
新来的同事中有一位组织能力特别强,就邀着大家一起吃了顿饭,大家说好要用集体辞职的方式来要求报社同工同酬。罗江只是去参加了一次饭局,而且还是糊里糊涂去的。她在饭桌上既没有表现得特别慷慨激昂,也没有特别沉默。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天报社领导知道了这一次吃饭的事情,并且认为罗江是领头的,决定让她先走人。?
罗江本来对一个版赚80元无所谓,因为和在学校时的工资比起来,她的收入已经涨了两三倍,已经非常满意了。而且她也没有准备好要离开报社,但领导坚称是她领头组织了这次小规模的反抗,让她非常愤怒,同时也第一次领教了人性之丑恶。她感觉她被同事中的某一个人出卖了,她对这个呆了只有一年多的小集体感到厌倦又可怕。
恰好报社里平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两个女人的伟大前程】最新更新章节〖五:罗江 :新出路〗地址https://m.zuimeng.net/283/283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