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刘璋投降(1/3)
第二百五十八章刘璋投降
成都州牧府。
刘璋看罢费伯仁送来的劝降书函,颤抖着环视了堂下的一干武将官,道:“军临城下,为之奈何?”
“主公事已至此,只能是征兵备战,别无它法,如今城中尚有精兵一万五千人马,加上新招募的两万兵马,野战无法取胜,但守城却是绰绰有余,再说城中粮草器械充足,足够一年所需,诸葛亮大军远来,粮草不济,只要拖上半年,必然退却。”城中主将黄权,列班而出,正色的进言道。
“如此一来,吾成都百姓,势必生灵涂炭,再说如今城中军士,缺乏斗志,黄将军只怕有心无力吧。”从事秦宓摇头道,虽然他没有明言反对,但其意自明。
“秦大人所言甚是,主公还需从计议。”主薄杨洪附和道。
绵竹令费诗,字公举也出列道:“主公,大势已去,如今公子都归顺了诸葛亮,还请主公明断啊。”
“住口,尔等竖儒,安得出此污秽之言,本将军绝不轻言投降。”黄权大喝一声,怒视着秦宓等人道。
董和暗自摇了摇头,并没有发表意见,现今城中人心背道,他心中明白,任何努力,终究只是徒劳之举。
“公衡,大堂议事,各抒己见,无需如此,此事容我考虑,今日就此散议吧。”刘璋见官都主张投降,武将也就黄权誓死要战。其余卓膺和庞义等人皆保持了缄默,就足以说明他们的态度了。
返回内堂之后,刘璋思虑了一下,遂让身边的从事。把费伯仁请了回来,二人对席入座后,刘璋叹气道:“吾儿真的可好?诸葛亮真能善待吾家老小?”
费伯仁同样叹了口气,道:“明公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今日投降,明公一家大小的荣华富贵肯定是能保住的。若是攻破城池,只怕一家老小,都要随明公下黄泉了,还请明公三思而后行啊。”
正在刘璋犹豫不决时。有亲兵来报:“南城校尉吕义与绵竹令费诗,携带家小,逾城出降了。”
刘璋闻报,不由恸哭而起,愤然投入内府。
一脸数日。刘璋皆躲在内宅,整日与府中侍妾嬉戏玩闹,谁人也不见,终日买醉沉沦。
城中众将得知此事。不由纷纷摇头,原本就无心抵抗的他们。更是信心大失,一时之间。城中大小官员,每日皆有翻城而出,前往诸葛亮大营投降者。
虽然黄权三令五申,甚至还斩杀了数名投降的官员,但却仍然没能阻止这股潮。
半月日期,转瞬及至,时辰一到,诸葛亮立即派刘循出阵,前往成都东门叫们,城门守将庞义,站在城楼之上,望着骑着战马,一身戎装的刘循,皱眉道:“大公子,主公命吾守卫城门,没有主公军令,吾誓死不敢开门,还请大公子勿要靠近,否则休怪本将军箭矢无情。”
“庞将军,还望你禀明吾父,休要再做顽抗了,为益州百姓着想,为了刘氏子孙血脉延续,勿要做这些没有意义的抵抗了。”刘循现在算是看清了时势,那就是任何抵抗,也不过垂死挣扎罢了。
庞义犹豫了一下,道:“既然是大公子所请,吾就派人去向主公禀明一声。”
当庞义派人把口信传到州牧府内宅时,刚刚宿醉醒来的刘璋,打了个酒嗝,惨笑道:“这么快就到时间了么?”
“也罢,也罢,吾父子在益州数十年,无恩德加以百姓,若誓死坚守,只不过是生灵涂炭,妻离子散,满目繁华,转眼化为灰烬,若如此,此吾之罪过也。”刘璋仰天一笑,戚道:“去请董幼宰来,让他传谕全城,开门投降。”
董和接到军令,不得不仰天叹道:“天命如此,非人力可挽回矣。”
翌日一早,董和秦宓奉刘璋军令,携带降书,前往诸葛亮营寨表示投诚之意,诸葛亮对董和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卧龙逆天】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五十八章 刘璋投降〗地址https://m.zuimeng.net/287/287438/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