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鱼市合作(1/3)

初冬暖阳刚起,李承一行匆匆上路,开启此行国内的最后一项任务,极有可能也是最困难的一项任务——秦都九迁的西垂考察。

京城,在身后,渐渐远去。

李承靠在车窗边,闭着眼琢磨着。

此行京师,终究还是匆忙了些,有不少事并没有真正收尾,譬如爷爷归宗的事,虽然赵家答应促进,可毕竟没看到方案……好在还有回程。

虽有遗憾,但是,收获也超过预期。

和赵家赵一河面谈之后,赵斌押运最新一批货品,走海运,前往香江,吴卫忠昨天来电话汇报,已经协助赵斌走海关手续。

这次和赵家谈判,比预想中顺利,可能因为赵帆的缘故,赵一河老爷子根本就没让三子赵晨煜露面,估计是担心引起自己的反弹。

毕竟是经贸系的开国老狐狸,即便级别不是很高,眼光还是有的。

第二件较为满意的事,就是和京城文博圈的合作。

捐赠签字那天,虽然不怎么隆重,可自己拿到两份最想要的东西——国有博物馆文物交流协议书。呃,这就是业内非常有名的“官买协议”。

官买协议,行外人都没听说过,其实,就是行内人,知道的也不多。

如果细心一些,大家都能注意到一个现象:国内鉴宝节目中经常会发现一些“等同国宝级”古董古玩,但是,你从未见过报道,哪一家国字号博物馆上门求购这件“宝贝”。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涉及到,国字号博物馆的采购规则与流程。

博物馆管理条例规定,国字号博物馆采购的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严禁向私人采购文物。

原因很好理解,私人物品的不可控风险太高。

那么,国字号博物馆的藏品又从哪儿来?

主要有三条,一是遗品,即挖掘品或者盗墓收缴品;二是捐品,募捐或者劝捐藏品;第三条就是官方定点采购,也就是李承拿到的“官买协议”。

官买协议可不是那么好拿的,尤其是国家一类的博物馆,要求非常严格,即便如同李承和沪博马老关系不可谓不深,可是他在中海博物馆只是拿到交易许可,并没有拿到“官买协议”。

官买协定,有些类似于“特约供货商”。

就李承所知,在香江诸多古董商号中,拿到国字号官买协定的商铺,不超过四家,而三人组公司,成为第五家,且是唯一一家同时拿到故宫和国博两份官买协议的公司。

当然,像深博乃至粤博这些地方性博物馆,就无所谓官买协议,他们的资金,都是来自于地方,与国家财政无关,只要地方有钱,爱买买去。

此行京师的第三件比较满意的事,就是和保商利的深入合作。

为筹建中的保商利供货是意外之喜,更可喜的是“五天王”合作态度。

那天,何平宴请午餐,很给面子,将在京的四天王全部叫上,除了王老将军的儿子,前任中信和保商利老总,王天王出国考察外,全部出席,就李承打算组织的会/所,以及为保商利博物馆供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彼此相谈甚欢。

虽然算不上友谊深厚,可毕竟见过面、喝过茶、吃过饭,有了勾连,自己也算在京师有人脉,未来再慢慢深化吧,不过是利益分享而已。

至于其它的收获,无论是三套四合院,还是委托秦禹秦老帮忙收购明清木质家具,那些只能算是浮财,其意义反而不如前三者。

京城这几天,倒是两个意外收获让人惊喜。

港联地产,名字是彤叔起的,很o,可四叔认为很贴切,最能反映公司性质和实力。两个老头子都这么说,自己连反对的话都得生生憋回去。

不过自己确实不该多嘴,用一个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异国猎宝档案】最新更新章节〖第651章 鱼市合作〗地址https://m.zuimeng.net/291/291240/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