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广州变天(2/3)
新见刘部已败不成军,加调林虎、沈鸿英部前往惠州作刘的后援,刘则重新部署再战,仍分任卓贵廷负责中路防守紫金、安流墟、河婆及普宁;沈荣光负责右翼,分防惠来、陆丰、海丰;刘达庆负责左翼,分防河源、龙川、和平等处。三线兵力约1万人。莫这一部署,志在守惠州而固东江。
十月粤军先后攻占杨村、平潭、水口、横沥、马鞍、柏塘、好义、平山、三多祝、淡水等处,桂军刘、马、江等部,且战且退,粤军直逼惠州城,使用大炮向惠城轰击,时惠州守军,尚有林虎、沈鸿英两部及李根源的海疆军等共约七八千人,但已全无斗志,惠城旋亦为粤军攻占。驻在博罗属派尾及东莞属石龙等处的桂军申葆藩部及陈坤培部一个整师等的兵力共达万人,本可一战。但因惠城失守,各部只顾保存实力,均先后仓惶向广州撤退,粤军随向增城广州进兵。桂军士气尽失,官亦窜逃,莫荣新势穷力竭,迫得通电离粤。
马济、林虎、沈鸿英等带同残兵逃回广西,李根源部则从增城北上良口,经翁源、新丰、连平而至赣边,申葆藩、刘志陆等的部队有的为粤军收编,有的退到广西或赣境,李根源、杨永泰等人似已逃去香港,刘志陆则确已溜到港去,桂系踞粤的局面,至此告终。
整场战役,在钟泱看来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粤军本身斗志高昂,军心凝聚,再加上钟泱所提供的精良武器,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莫荣新所部桂军客居广东数年之久,虽然也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但军阀毕竟是军阀,手底下的士兵总是缺乏管束的。这一来而去,自然也就激起了民怨,在有心人的唆使下,很快就沸腾起来。
前线遭遇失败,而后方的根基也被动摇,无论是粤海商会还是刘进洋的兴华商会,都和陈炯明暗通款曲。罢工、抗议、武装驱逐,桂军在粤可以说是腹背受敌,最终大势难复,莫荣新所部不得不退回广西。
11月2日,粤军进入广州,桂军各部早已逃遁。广州报纸报道说:“迨陈总司令抵省后,信息传来,市民欢跃,争相燃放串炮。统观种种情形,洵有万众胪欢之象。”
当日,广州城内外皆是鲜花铺道,万民欢腾,城门入口处高挂陈炯明的画像,装饰着彩带和锦旗,旌旗舞空,锣鼓喧天,一副军民和乐的景象。
整整打了两个多月,陈炯明终于再次入主广东,坐上了广州城里的第一把交椅。和莫荣新不一样,广东的各大商团武装可都是真心实意的支持陈炯明的,因为大家利益一致。别的军阀来了都是要钱要人,在治理地方经济方面可以说是一塌糊涂。经营青楼、赌坊和烟管,虽然可得厚利,但是在真正的大商人眼中,那些钱肯本就不是久之计。
广州本就紧靠香港,和英法等欧美国家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黑色收入每月不过300万银元,还要这么多人去争去抢,根本没有任何吸引力。就拿粤海商会和兴华商会来说,前者现在走的是工商产业路线,光是每月的毛利就达到了1100万银元。虽然这些钱是整个商会里十数个商团的总收入,但是也绝对比经营那些黄赌毒产业要好得多,还能博得一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陈炯明在经营地区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确是行家里手,无论是当年在广东禁烟禁毒,还是在福建漳州取得的良好政绩,这些都让真正想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大商家们对他抱有相当的好感。陈炯明虽然也伸手要钱,可那些钱基本都用于地方的经济建设,这种做法很受当地民族资本家的认可。
塘尾镇的一栋办公大楼里,钟泱坐在会客室的沙发上,和古月军惬意的聊着。广州变天,对于他来说,是最为可喜的一件事了。塘尾村于今年7月底正是改村为镇,因为经济和人口都已经符合了这个要求。
望着悠闲而坐的钟泱,古月军倒是有些担忧:“今日陈炯明抵临广州,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智能工厂】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八章 广州变天〗地址https://m.zuimeng.net/296/29650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