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15)(2/3)
那是他自己的选择,纵是知交,也不方便干预。
韩冈需要更多的金银来改善国家财计,章惇何尝不需要战功?
都是为了进入东府,身登相位而做准备。
章惇叹了一口气。
他不嫉妒蔡确的进速,各人有各人的缘法,羡慕不来。但他不会没有进位宰相的想法,枢密相公和相公,终究还是有差别的。章惇也不愿意始终屈居蔡确之下。
重新拈起几枚钱币。
从家里的下人那边报上来的回话,章惇知道,新钱在民间的接受度很高,早在韩冈才接下铸币局任务的时候,京城的各家金银交引铺中,来此兑换的钱币的客户,大多都指名要新钱,而不要旧钱。
当时没有新钱可以兑换,而很多客户又不愿意兑换旧钱,使得近两个月来,金银铺的生意一落千丈,旧钱都兑换不出去,金银都收不回来。甚至使得京城中的商业贸易,也连带着比往年同期跌落了近一成——这是来自开封市易务呈交政事堂和三司的报告,没有一点水分,全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直到昨天,新钱终于运进了交引铺中,正式开始对外兑换,市面上才陡然火爆起来。
铸币局有了一个开门红,只要能够保持下去,朝廷就等于多了一个稳定的财政收入。太上皇后心中欢喜,韩绛、蔡确近来也笑得开心,手上终于有钱了,哪能不高兴?
现在所要担心的,就是日后的质量了。韩冈不可能一直都管着铸币局,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变得粗制滥造起来?
而且随着产量的上升,质量能不能保证不下降,也是一个问题。
同时一文铁钱将会在天下各大钱监普遍铸造,青铜折五钱的铸造地点也不会局限在京师。如何维系在外地铸造的钱币质量如一,这更是韩冈现在需要解决的难题。
有这些问题纠缠,想来韩冈现在的心情不可能会变得太好。
将新钱丢进笔筒中,章惇不免要为苏轼担心起来——的确不是韩冈,而是苏轼。
韩冈从来不需要让人担心,需要担心的,都是跟他过不去的那一方。
无论尊卑,从无例外。
但苏轼就不一样了,他的性格每每拖累了他的前程。
外面都在传苏轼正在准备上书,以贺铸善文辞、精诗赋为由,为其抱不平,请求朝廷给文辞之士一个恩典。
而这并不是完全是谣言,就章惇所知,苏轼身边的那一帮朋友,的确是准备请求朝廷将贺铸从现在的武班转为文资。
虽然并不是要朝廷给他官职,但文尊武卑,从武官转为同品级的文官,是标准的擢升,便是降一阶,也算不上贬谪。
不管苏轼究竟是什么想法,但不论是在官场上,还是在市井中,在任何人看来,苏轼这样的举动都是针对韩冈本人。
韩冈也绝不会一笑了之。
那个贺铸本来只是靠了荫补为官,而且还是四五代前的先人,换作有些能力和才学的官宦子弟,都会选择去考进士。有个官身,考贡生就容易许多,有这点优势,去考进士自在情理之中。正如当今的首相韩绛,他便是四十年前,带着荫补来的官身考中了进士,而且还是前三。
既然贺铸有了官身之后都没有去考进士,可见其并无才学,光会作诗作词又算得了什么?就是还没有以经义取士的时候,礼部试和殿试也照样要考治国的文章,而不仅仅是诗词歌赋。
朝廷对贺铸并非不厚。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他的姓名中有个铸字,便被派到钱监这个油水丰厚的位置上,后来又被调到了新设的铸币局中。
正常人都知道,一个新设的衙门——只要不是为了塞人才设立的——是最容易立功,也最容易升官的地方。当年的制置三司条例司、司农寺、中书五房、军器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宰执天下】最新更新章节〖第46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15)〗地址https://m.zuimeng.net/3/3540/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