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第159节 破袁城大战 2(1/2)
破袁城的城墙上、卫墙上、女墙上,齐鲁军的弓弩手们一起举弓擎弩,向着扑来的袁军呈四十五度仰角地拉满弓弦弩弦,竹木制的弓弩发出整齐划一的“吱嘎”声。在众多弓弩里,有为数不少的是齐鲁军的“新式弓弩”,有叫“神臂弩”,单兵使用,射程大大地超过普通弩,有叫“床弩”,多兵通力使用,射程惊人,杀伤力巨大,有叫“蜂巢弩”,可一次性齐射多支、十多支弩箭,有叫“排弩”,可一次性平射多支、十多支弩箭,还有叫“连弩”,可连续射击多支弩箭…这些新式弓弩自然是由孔明提供粗略构思、再由马钧等能工巧匠将其化为现实的智慧结晶——孔明没有搞长弓(以英格兰长弓为典型代表),因为长弓虽然射速快、射程远、杀伤力强,但对射手的身体很有负面影响,长期地训练和使用长弓会导致射手脊柱弯曲变形。
城墙上的齐鲁军堪称弓弩如林、箭簇破天。“射!”李进大喝着下令,他话音未落,密如雨声的破空声便铮然响起,空气被蓦然撕裂,破袁城上空“咻”地飙起一片密密麻麻的黑影,第一波箭簇犹如一场流星飞雨般气势恢宏地跃上晴空,继而劈头盖脑地掠向逼近而来的袁军人群。霎那间,惨叫哀嚎声伴随着一股股四溅的血柱血泉一起在袁军的密集人群中喷射而起,旋即,齐鲁军的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箭雨不断地破天裂空着飞临袁军头上,箭如雨下、乱矢狂舞,射杀得袁军血水四溅、鬼哭狼嚎,中箭受伤者遍地打滚。齐鲁军的众多新式弓弩大发神威,一排排弩箭横飞而去,风声凌厉如刃,不断地洞穿一排排袁兵,神臂弩和床弩的强劲张力使得被弹射出去的弩箭速度极快,穿透力极强,在击中第一个袁兵后直接将其贯穿,继而继续飞梭,射中第二个甚至第三个、第四个袁兵,被同一支弩箭给射穿的多个袁兵犹如羊肉串般一起滚倒在地;蜂巢弩、排弩、连弩更是犹如后世的机枪般弩箭连射不断,对袁军形成了强大的“火力压制”。城下城外的空地上犹如红色雨点落在宣纸上般绽开密密麻麻的腥风血雨,腿部中箭的袁兵匍匐在地挣扎打滚哀嚎,胸腹中箭的袁兵血如泉涌甚至肚破肠流,被箭射中面部尤其眼窝、被箭射成了刺猬的袁兵更是生不如死,撕心裂肺的惨叫声震耳欲聋。
破袁城的空中一片沸腾,飞箭密如雨点,飞石迅如流星,双方的弓弩手不断地展开对射,双方操控抛石机的军士也在挥汗如雨地战斗着。袁军的抛石机猛烈地轰击破袁城,城上飞石纵横、碎石乱舞,袁军抛石机抛射来的石块犹如流星雨般不断落下,大部分石块砸在城墙上,怦然轰鸣、碎石四溅,动静堪称地动山摇,城墙很快就被砸得犹如麻子脸般坑坑洼洼,有的石块击中齐鲁军的军士,持盾的军士在被飞石击中盾牌后立刻倒地吐血,内脏受到严重震伤,有的军士被飞石直接击中身体,立刻或脑袋开花或肢断骨折或五脏破裂,十有 当场阵亡;袁军的抛石机除了抛射石块,还不断地抛射一团团火球,那是浸透动物油脂的密实的干草团,先被点燃,再被抛射出去,犹如飞火流星般掠过长空,其目的是在城内引起大火。破袁城内,一队队自愿留下来协助军队作战的青壮年汗流浃背地奔跑着,冲向一个个着火点,将其扑灭。
这个年代自然是没有水泥的,建筑材料通常以“三合土”为主,一般而言,三合土是由黄土、石灰、河沙组成,齐鲁的“三合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除了原先的三种主材料,另外掺加了陶粉、黏土、砂子、炼铁产生的矿渣,甚至还掺加了昂贵的糯米、红糖、鸡蛋清,将其按照科学比例混合后不断地炼打、翻动、暴晒,再放置一段时间使其融合、老化、硬化,最终得到极其坚实、高强度的“三合混凝土”,既可以承载巨大的压力,还可以防止水流的冲刷和浸泡,使用寿命高达三四百年。破袁城位于齐鲁边界,城墙自然以砖、石块、“三合混凝土”制成,坚不可摧。袁军的抛石机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苍生至上】最新更新章节〖159.第159节 破袁城大战 2〗地址https://m.zuimeng.net/316/31656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