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www.zuimeng.net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www.zuimeng.net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第四一五章 下南洋到底为了啥(中)(1/3)_新顺1730_新笔趣阁

第四一五章 下南洋到底为了啥(中)(1/3)

牛二等人不清楚皇帝要钱干什么,但却想的明白,皇帝想要钱。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爪哇都督需要考虑黄淮地区的变革移民等问题?

当然不需要。

爪哇都督要考虑的,便是皇帝要钱的时候,自己能送上去,皇帝美滋滋,一高兴,升一升。

正如历史上几十年后英国的“理藩院”来爪哇考察,得出的结论是“爪哇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土改”。

在土地问题之下的其余问题,都是小问题。

种植园、香料丘、蔗部、糖厂,人头税,包税制等等,都是次要问题。

土地问题就是个大麻烦。

而剩下的那些次要问题,一个也不小。

就拿最容易刺激到归义军的蔗部、甘蔗园、糖厂问题来说。

朝廷没收了荷兰人的甘蔗园、糖厂,肯定还是要承包出去的。总不能把好端端的甘蔗园拆了,分成小块,搞小农经济去种水稻吧?

那这问题就又来了。

承包糖厂蔗部的承包商,都是什么样的鸟人,别人或许感触不深,但爪哇的归义军可真的是亲身感受过。

虽说屁股决定脑袋,归义军已经从糖厂奴工,变为起义者,又变为被朝廷招安的士兵,将来可能退役后成为“军户”,身份已经变了。

但是,要是蔗部糖厂和以前一个吊样,只怕也有不少人会心生一些想法。

当年江南织工大罢工的时候,朝廷是怎么处置的?按照“把持行市罪”定罪,严禁日后再出现齐行叫歇的情况。

朝廷向着谁?

将来承包糖厂的人和官府的关系近?还是糖厂做工的和官府关系近?

这也是个大问题。

因为爪哇人的村社制度,以及一年数熟的气候,爪哇人并不愿意去糖厂甘蔗园做工。不只是爪哇人这样,也不是说大顺人就勤劳,而是在大顺,但凡有个十亩地、能一年三熟,谁会去甘蔗园砍甘蔗?

所以糖厂将来的主要工人,肯定还是福建广东等地下南洋的人。加之一些技术工种,也都是华人挑大梁,缺了华人还真干不下来。

荷兰这边,从1730年开始,便出现了蔗糖危机。生产相对过剩,卖不出去。

但是,伴随着欧洲开战、混战开始、欧洲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奥斯坦德茶叶事件带来的茶叶飞入寻常百姓家、咖啡的大规模普及、战争导致的军需糖配给等等……

历史上巴达维亚的红溪惨案过后不久,就又迎来了一波蔗糖的高利润期。

如果大顺能够接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市场遗产、加上强迫日本开关贸易增加的贸易量,蔗糖的反弹是可以预见的。

这种情况下,政策又该是怎样的?

站在帝国主义的角度,不压低华人雇工的待遇,蔗部承包商、大顺皇室和勋贵们入股的贸易公司,怎么和海地的法国黑奴竞争?怎么和孟加拉的低种姓“两脚牲口”竞争?

而且,既然朝廷鼓励移民,又不肯多花钱,移民到了南洋,总得有事干吧?总得干点啥先吃上饭吧?

愿意花钱倒是好说,出钱移民、出钱垦殖,但问题是朝廷花得起这个钱吗?

真要是朝廷出钱搞垦殖,下南洋的人谁肯去糖厂做工、去甘蔗园砍甘蔗?

工业时代的思维,是工人比农民强得多。

可在工业时代之前的黑暗时刻,小农的日子比雇工强多了。

直到1848欧洲之春的时候,各种空想社、反动社、打着社的旗号要搞复古反动和农业宗法制工业行会制的,仍旧是最强势力,也最能蛊惑人心。

说的残酷一点,移民的日子过得太好,朝廷出钱搞垦殖,没人愿意去砍甘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顺1730】最新更新章节〖第四一五章 下南洋到底为了啥(中)〗地址https://m.zuimeng.net/316/31685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