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长安初至恰逢会(2/5)

位置,四方有无数关隘城池拱卫,一开始也就未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当然天下众城,也有不少其内包含山林的,但是多数还是由于地势依山,城池在建造上加以规划利用之故。而长安作为一片平坦之地,突兀的冒出这么一座土山自然就显得突兀怪异了。

卫清云初临此地,对此诧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眼前的这座山实是人工堆砌而成的,其理类似于豪宅内院中的假山,不过这个规模却是有着天壤之别了。就在他的一片惊讶之中,宋倚楹二人却是满心欢喜好奇的朝之奔去,那山约莫三十丈高,正是登高俯瞰长安风貌的绝佳去处,遥遥望去,其上不乏林林散散的人影。

爬到山顶时,二女已是气喘不已香汗淋漓了,看的卫清云一股怜惜之情油然而生。不过二女显然也不在意自己的这番劳累,反而一脸欣喜之情,在满脸潮红之态的映衬之下,虽着男装亦勾起了卫清云无限遐想着迷。随即卫清云也明白了眼前二人欣喜之故了,身处此山之顶,放眼四望,长安周下的风光可谓尽收眼底了。山虽不高,倒也使人有种俯瞰万生的满足感,更在于高临万舍,一股睥睨之气油然而生,胸襟为之一拓。

放眼望去,山下干道之上行人如蚁,缓缓涌动的人潮化作一条条彩色的缎带横亘在众屋舍街道之间。原本长安那复杂的涌道街巷在这高山之上清晰而现,各式建筑鳞次栉比,参差不齐,密密麻麻的堆砌之中倒也隐含着一种恰当的协调之感。

作为天下第一城,其规划定然出众于世,督造设计者也必是天下有数的名家巧匠,不过卫清云等人不通此项,明显看不出多少此中的精妙。正所谓外行看花俏,内行看门道,长安城的风貌单单从其那磅礴的气势以及美轮美奂的形态就已使得三人惊叹不已了。

长安城面积极大,虽处山顶之处,也不能尽窥其全貌,远处的目光止于天幕交界处就无法继续延伸了。三人所在之处说是山顶,此山却无正常山峰的棱角,其上被人为的制成一片平地,连绵近百丈的长度中,建有十余座亭台,供人休憩观赏,其外更有数十处的观赏台分设在山顶两侧,供人俯瞰长安风貌。

三人在东侧一处观赏台上呆看了许久,才意犹未尽的离开,转身走向西侧数十米外距离最近的一处观赏台,欲一览另一侧的长安风貌。

其间立有一座亭子,横宽三丈有许,其内只有一张石桌以及相应的石凳,除此之外倒是再无他物,也因此这座亭子显得很是宽敞,怕是足以容下百多号人。只是此刻亭内只有十数位衣着鲜丽的公子哥以及相应的侍童,诗酒唱和间意气风发,气氛十分热闹。而亭外隐隐围侍着百余号家将护卫以策应安全,显然亭内之人身份自不会太过于简单。

“抚清风兮云飞扬,挽青觞兮意气发;彼众朋兮歌一堂,待皓月兮归吾家。”

卫清云三人只是想居高临下观赏长安城的风貌,对亭内的热闹只是稍稍打量了一下并未着意。不过此番经过亭子不远处时,亭内一人正巧凭栏赋词。显然对方此刻心情正佳,吟颂之声甚大,以及周旁众同伴的呼喝称赞之声此起彼伏,一时声势大起,连远处的不少人也都有所耳闻,侧首相看。虽然卫清云三人不喜对方那股卖弄的姿态,倒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确实是富有才华。单单听这首应景之词,完美诠释了眼下境况,以及一干人等出游之兴呼之而出之情。更在于句末那贴合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的伤感惋惜,却是超脱了当下众人欢聚的场景,思绪纷飞至了数个时辰之后踏月而归上,其意境油然而生。

“王兄此词当之无愧为此次出游的点睛之作了,吾等甘拜下风啊!”

“好一个挽青觞兮意气发,吾等风华之年恰是意气风发之时,身处高台之上,手挽青觞佳酿,临风吟雅,何其快哉,何其快哉啊!”

“依吾所见,还是这‘待皓月兮归吾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清云】最新更新章节〖第14章 长安初至恰逢会〗地址https://m.zuimeng.net/32/3257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