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宽容(1/2)
所有人呆呆的看着那一地碎玉,玉玺在地上粉碎时发出的那一声脆响犹如晴天霹雳,在他们耳边隆隆回响,震得他们身体摇摇晃晃,有几个也不知道是年纪太大了还是胆子太小了,居然白眼一翻,就这么晕了过去。
就连蔡锷等一众黑衣军将领也是目瞪口呆,看着李思明,一脸的不敢置信。
他摔碎了可不是什么几块钱一个的花瓶,而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是什么?
早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拿着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跑到官服去说,这是一块稀有的玉璧,要献给楚厉王,楚厉王找人看了看,认定那是石头,觉得自己被糊弄了,二话不说就砍掉了他一条腿。等到楚力王挂了,楚武王即位,便和右抱着那块石头跑到皇宫里,依旧坚持说这是哺育要献给楚王……结果这一次他的运气同样没能好到哪里去,楚武王找人鉴别,得出的结果仍然是:那是石头。
于是,这哥们另一条腿也没了。
直到后来楚文王登基,找人切开那块石头,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块稀世美玉。楚文武大喜过望,请能工巧匠将其雕成玉璧,也就是和氏璧,作为国宝藏在国库中,轻易不肯示人。后来楚国与赵国联姻,和氏璧作为嫁妆到了赵国人手中,成了赵国的国宝……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秦国也想要这件稀世珍宝,使出种种手段巧取豪夺,但终究没能得逞。
直到始皇帝以横扫六合之势灭掉六国,把六国库藏尽数据为己有,和氏璧才落入了秦人手中。秦始皇对这块曾让他的先人垂涎三尺,却欲求而不得的玉璧也是极为珍爱,命玉工将其雕刻成玉玺,在上面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武百官起来,将他们押出紫禁城。那些家伙一个个养尊处优惯了,何曾见过这样的场面?一个个既恐怖又屈辱,不敢挣扎,只能在士兵们的呵叱声中踉跄而行,号哭之声震天动地,不小心还以为黑衣军在大开杀戒了。
隆裕太皇仍然跪在地上,哀声说:“少帅,请给我们母子俩一条活路!”
李思明目光再次落在溥仪身上,这个小不点整个人都蜷缩在隆裕太后怀里瑟瑟发抖,都吓到连哭都哭不出声来了。他扭头对载沣说:“找个地方安置她俩,你亲自照料,别让这母子俩饿着了。”
载沣大喜过望,连连磕头:“遵命,遵命!”
李思明望定载沣:“我不会伤她们性命,前提是你们也把不该有的心思给我收起来,别作死,我没有多少耐性的。”
载沣浑身冷汗淋漓:“不敢,不敢!”
李思明对随从说:“给他们找个大点的房子让他们住下来。”说完不再理会磕头如捣蒜的载沣,策马走向天安门。
隆裕太后声音颤抖:“少帅,你……你会怎样处置少帝?”
李思明头也不回:“回头给他找几套普通老百姓穿的衣服,把这身龙袍换掉吧,他得尽快学会怎样像一个普通人那样生活了。”
隆裕太后不明所以,还想再问,载沣拉了她一下,压低声音说:“别再刨根问底,少帅已经许诺不杀圣上了。”
隆裕太后茫然:“他什么时候作出过承诺了?”
载沣说:“他让我们找老百姓穿的衣服给圣上穿,就代表着他不会杀圣上,只会把他逐出紫禁城,让他去过普通老百姓的日子……”
隆裕太后这才反应过来,连连磕头,可此时,李思明的身影早就消失在城门甬道中了。
黑衣军士兵迅速控制了紫禁城,城中骚乱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被浑水摸鱼偷走的珠宝字画之类的东西着实不在少数。李思明懒得计较这些,他真正在意的还是明清两代耗费无数心血营建起来的那些古老的、气势恢弘的建筑物,这些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瑰宝。
还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1911再造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484章 宽容〗地址https://m.zuimeng.net/332/33270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