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节临时碰头会(1/3)
1938年11月。>
案发后第二天,黄山官邸草亭被军统紧急征用,经过安全检查后变成了侦破行动的临时指挥部,不时有特务有进有出。>
跟云岫楼、松厅一般,这是座中西风格杂糅的建筑,座北朝南,面阔三间,屋顶还铺盖进口茅草,隔热保暖,冬暖夏凉,故得名草亭。>
当然,左重现在没时间理会这些事,他将邬春阳、古琦叫到此地准备开个碰头会,把已知的情报做个汇总。>
下山之后,他脱下 的雨衣,又用草亭门口的脚垫擦了擦鞋底的污泥,来到书房坐下,首先看向古琦。>
“老古,说说正北方的第三处篝火是什么情况,其余两个现场的脚印和警犬跟踪有没有结果。>
日谍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搞清他们的行动轨迹非常重要,这能帮我们查到他们的出发地。>
说起来,这场雨来的真不是时候,大雨一下,气温和痕迹都被破坏了,老天爷不帮咱们哪。”>
感慨了一句,左重似乎想到了什么,起身拿出火机把屋内的壁炉升起,屋内瞬时温暖起来。>
古琦站在壁炉旁,将手靠近火焰暖了暖手,苦着脸回道:“这帮日本间谍非常谨慎,足迹下了山后就不见了。>
而且对方还在撤退的路上撒了许多犬只的分(分隔)泌物,咱们的警犬闻到味直接不走了,无法进行跟踪。”>
犬只分(分隔)泌物?>
娘希匹!>
左重脸色一黑,小日本就喜欢搞这种偷鸡摸狗的勾当,不过这确实比原特务处用的化学制品要容易获取。>
古琦也很无奈,繁(分隔)衍是动物的天性,他总不能“棒打鸳鸯”吧,稍稍停顿了片刻继续汇报。>
“至于第三处篝火,就在防空部队正南300米,官邸正北的一条小溪河滩上,已做了初步的勘察。>
跟前两处差不多,有脚印,也有砍伐灌木的痕迹,其它的什么都没有留下,对了,这处使用了汽油。>
脚印最后消失的方向正是防空部队,您的判断是对的,放火之人有很大可能性潜伏在军中。>
可惜啊,当晚雾气太重,军方人员又中了毒,无法确定篝火方向和距离,更无法知道有谁出去过。”>
他的表情有点懊恼,按理来说,军营是管理最严格的地方,这种事情很好查,可谁能想到鬼子下毒呢。>
听着古琦的讲述,左重往壁炉里添加了几块木柴,用火钳捅了捅烧得通红的碳火,回身反问了一句。>
“谁说没有收获,知道其中一个日谍可能来自防空部队,难道不是收获吗,还有汽油,这可不是普通人能搞到的。”>
民国自成立起就没技术能力开采石油,更没有能力生产石油衍生产品,汽油、煤油、柴油全部依赖进口。>
从北坪到沪上,再从津门到羊城,所有城市售卖的油料都是外国牌子,甚至连果军那少得可怜的“机械化”部队也要看洋人的脸色。>
像美孚公司这样的能源巨头用一艘艘轮船从外国运来油料然后用铅皮桶分装,论斤或者论加仑出售。>
他们先低价倾销形成垄(分隔)断,免费配送高档玻璃罩煤油灯打垮了民~族油料公司,随后就开始大肆提价。>
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灯都点不起,这种低价销售、赠送机器,再让人买消耗品的套路,是不是有点眼熟。>
七(分隔)七事变后,中日战争开始,既可以工业用,也能军~用的燃料就成了一种紧缺的战略物资。>
煤油还好,属于民用燃料,日本人现在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蝉动】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百九十七节临时碰头会〗地址https://m.zuimeng.net/340/34059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