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节配合默契(2/4)
也不同,凡事要从大局出发,实现从执行者到决策者的转变。>
心有所感的邬春阳笑了笑,对归有光说道:“我带来的人已经跟上目标了,只要他去接头,想必很快就会有消息。”>
归有光听完叹气:“但愿如此吧,从目前的观察结果来看,目标是职业间谍这一点可以确定,反跟踪技术很专业。>
在海棠溪码头,他为了防止有人盯梢,刻意选择了船只即将离岸时上船,要不是咱们早有准备,拿他还真没办法。>
还有刚刚这件事,都说明了对方的警惕性非常高,春阳,我怎么觉得跟日谍一比,咱们在山城倒像是个外来户了。”>
听着归有光的自嘲,邬春阳内心有着同样的感觉,这是一个老情报的第六感。>
不管是引导轰炸官邸,还是给防空部队下毒,又或是杀那5个袍哥,日本人的行动都是那么从容不迫。>
不过结┴合目标的身份,他觉得这种情况很正常,他们这次或许抓到了大鱼,而且不止一条。>
就在他们交谈的时候,第一处的精锐在目标周边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密切注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邬春阳的思路很简单,既然地形复杂,那就利用人数优势,将周边所有楼梯、路口全部布控。>
由于无法确定周围是否有日本人的警戒哨,未免一次性出现太多陌生面孔引起怀疑,所有行动人员的伪装身份必须合理。>
比如挎着竹篮卖菜的农民,拖家带口的难民,无家可归的伤兵,四周游览的外地学生,这些人流动性大,在山城几乎随处可见。>
特务每两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负责单个区域,并且随时有后备人员补位,以保证行动的顺利进行。>
发现目标后,由小组第一人跟上,到达下一段交给其他小组接力,如果这中间目标折返,由小组第二人负责,确保不被甩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邬春阳紧急“征用”了几座独门独院的住宅作为掩护地点,防止目标再次跟踪行动人员,有些错误犯一次就够了。>
至于目标会不会再次转移,去其它地方与上级接头,邬春阳认为可能性不大,原因有两点。>
一是因为目标的潜伏身份导致他不能长时间消失。>
二从日谍以往的行动规律看,高频次的反跟踪动作意味着离接头不远了。>
况且山城市区并不算太大,临时调整部署也来得及,除非对方愿意冒着潜伏身份暴露的风险去茳北或者周边城镇。>
事实如邬春阳想的一样,在朝天门附近转了好几圈,确定身后没有跟踪者后,目标在特务的监视下买票走进了一家影院。>
影院是间谍们最喜欢的接头地点,优点是人数多,鱼龙混杂,环境黑暗,缺点是地点较为封闭,接头人容易被人蹲守。>
但要是死信箱接头,就没有这种担忧了,死信箱保存情报的周期很长,接头人完全可以几小时,几天甚至十几天取走情报。>
这条消息很快就传递到了邬春阳、归有光的手上,两人没有太意外,若是换成他们,也会选择利用死信箱的方式接头。>
直接联系确实能让接头双方围绕任务进行直接交流和部署,可风险大,一旦接头地点被对手发现,有被一网打尽的危险。>
根据国府驻红俄领馆搜集的公开情报,红俄情报部门对付反┴动分子、敌国间谍采用的就是这种简单粗暴但有效的战术。>
只要某地有可疑人员出没,便立即调动部队封┴锁邻近街区的路口,对待进出人员严加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蝉动】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百一十二节配合默契〗地址https://m.zuimeng.net/340/340597/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