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城市狙击(九)(1/2)

汇山码头、杨树浦码头货仓上,代表民国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国民政府军军旗、特勤旅独特的军旗,在炮火中迎风飘扬,深深刺痛蜂拥围攻的鬼子。

步枪、机枪,掷弹筒、迫击炮,战车、装甲车,步兵炮、山炮,只要能够调集的火器,无不是不计后果地疯狂开火。

海军陆战队、陆军步兵、侨民武装、“华人奋勇队”,但凡能够调用的兵力,一波接着一波,在督战队的嘶吼下,发动不要命的冲锋。

大有不夺回这些要点,下一步将发动传说中的猪突攻击队形趋势。

可惜,在守军密集狠毒的火力打击下,这一切都是徒劳。

每一波冲锋除了加高冲击道路上尸体堆垒,就只有缩水大半的残兵在撤退命令中零零散散地回到出发阵地,舔舐伤口酝酿下一波冲锋。

有些风水轮流转的味道,就像我军在“历史上”发起的攻击一样!

到处是急红眼的日军军官、将领声嘶力竭地呼号他们的上级、司令部,要求立即加大“作战指导”,并以再不派来大批兵力上海日租界“陷落”就将从他们这儿开始相要挟。

作为司令官,牛岛贞雄在司令部内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同样咆哮着喝令通讯兵,一遍遍向他的上级松井石根求援,甚至是直接向国内军部发报,要求立即派出航空队越洋“作战指导”。

不是鬼子突然变弱了,也不是蒋委座突然空降精锐援兵来。

甚至对吴毅作战计划满怀支持,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陈次长都依约行事,只令所属部队有限攻击。

造成这样的局势,是小鬼子的命门被掐准,且在承受难以承受的打击。

此时的上海黄浦江,有各类码头近百座鬼子就独占其中近三分之一,仓储库容达四百余万吨,鬼子更是达到233万吨之巨。

对占据已久、苦心经营的码头、货仓,小鬼子是极为上心的,不仅重兵驻扎,而且以关栈扩建为名大肆构建适宜军事用途的建筑。

钢筋混凝土浇铸的所谓多层货仓,拥有寻常货仓常备的防火防爆、通风良好条件之外,还预备有各类枪炮射击位置。

作为货场四界的围墙,也不是简单的砖混结构,而是夹杂钢筋混凝土层的厚实外围迟滞工事,以国民政府军现有的山炮野炮,缺乏穿甲弹、烧夷弹的15厘米大口径火炮,根本无法有效穿透、毁坏。

“历史上”我军对汇山码头发动攻击,率队的旅长、团长都亲自冒着枪林弹雨攀越铁栅门,不可不谓是勇猛之极,却连连鏖战无法攻破,不得不留下勇士累累尸身,含恨踏着牺牲将士鲜血撤退。

吴毅深知蒋委座与其手下“国府要员”,是比他们后世所谓粉丝、拥趸聪明不止一个量级,癖好外行瞎嚷嚷却是极为一致,能造成“813淞沪会战”完败“史实”,也就能将一手好牌搞臭,玩砸经过扰动的“历史”更是不在话下。

早已打定主意,汲取“历史”教训,摒弃国民政府军听从外行的蒋委座与“国府要员”瞎指挥陋习,摈弃军队必须哦啊哦冲锋死伤越多才越算神勇的民族病变思维,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

在提供给王亚樵的计划中,只强调收拢各路抗日志士的重要性,提出重点关注鬼子军舰、码头、货仓、据点,而未涉及什么配合国民政府军攻势之类。

王亚樵不愧是这时代的奇才,收拢的三千余抗战志士,部分依计划实行对鬼子码头、货仓严密踩点侦察,部分熟悉、布置市区牵制鬼子兵力的各条路径。

所以,陈次长的悲观情绪与顶住压力有限度配合,要求坚守围攻阵地的十八军部队出击不超过四个团兵力的前提条件,未能影响这一部分计划。

吴毅带着小分队汇合王亚樵等人,简单协商一下,立即分头冒充鬼子的“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兵锋无形】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四章 城市狙击(九)〗地址https://m.zuimeng.net/362/362938/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