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平定湖南(1/2)

第十四章:平定湖南

雷满落网了,在山南军开始集村并寨的半个月后他的行踪被九处的人发现,甚至不用正规军,九处的刺客们就捉住了这个身边只有两百人的叛军首脑。

令刘鄩意外的是,雷满并没有像他之前表现的那样强硬,才被抓回山南军大营就开始告饶,一脸痛切,满目泪光。如果叫寻常人来看,这位酋长大人完全就是一时糊涂才做出了悖逆之事,实在是情有可原。

可惜的是观看雷满表演的观众是刘鄩,对这位酋长已经咬牙切齿的山南将官,雷满的表现反而让他更加憎恨也更加警惕,聂夷中援引旧例的劝阻也只是让雷满死的痛快一些而已。

雷满的脑袋最终挂在苗寨旗杆上的时候,寨子里的苗民只能默默地低着头听山南军事训导官员和苗民“先进分子”的教育,在会场四周,山南兵的弓弩正对着他们。

山南军政官员都了解这些下民的仇恨,在公开场合,他们没有把抓获雷满的功劳算在阴暗的监察九处头上,也没有按照惯例作为军方战果进行宣传,而是拉来了两个怯懦的小酋长,“劝说”他们接受了这个象征民族团结的伟大荣誉。

荣誉获得者只能面色苍白地背诵着他们该说的话,机械地巡回演讲,忍受台下鄙夷、甚至仇恨的目光。而在这两被委任为山南民族宣慰使的可怜虫背后,山南军政官员脸上一律挂着慈祥的微笑。

稍早时候,湖南境内那些起义军也土崩瓦解,几个头目比雷满死得还难看,山南军将他们丢给了据说受过他们祸害的百姓,这些人很快地尸骨无存。两千阵前被俘的乱民直接变成了山南的官方奴隶,如果没有意外,他们中的多数都会死在山南的矿井和危险产品生产作坊里。

除了反叛势力,建制几乎没有被破坏的湖南兵在山南军一系列的手段下彻底归服,他们中有五千人将被整编为山南正规军,两千人改编为山南警备军。在这些人的协助下,山南军事管制工作很快得到了开展。

湖南虽然穷,但库藏却是十分丰盈,山南在抽走战争红利以后将这些所得进行赈济,并镇压了一批口碑恶劣、民愤极大的差役、胥吏。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包装,山南军很成功地在湖南站稳当了脚跟,老百姓忘记了赈济钱粮的来源,只是通过简单的对比就推出了李大帅的爱民如子——这一切似乎都应当感谢那位至贪到顶的前观察使闵勖。

闵勖完全不像是失地军阀,这是前湖南观察使给李严的印象。在襄阳晋见李严的时候,他侃侃而谈,口中风月无边,倒好象是纨绔公子哥——只是过了年龄而已。

李严不笨,他很快反应过来,在向朝廷替闵勖求勋的同时还给这位前湖南军阀安排了一处非常大的宅子供他和他的亲信做寓公,因为在某种程度上,闵先生对于李严来说的确是一个好人,非常好。

在李严出兵之前很久,闵勖其实已经估计到自己的结局。这位观察使对山南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知道湖南早晚没有自立的机会,也明白自己不太可能融进山南这样的体系,因此他索性放开手脚拼命征敛,意图能够做个太平富家翁。李严移书谴责闵勖的时候,闵先生对民间的苛刻其实也正是主动地为李严服务,给后者准备平定湖南所用的钱粮和很容易争取的民心,湖南军更是整体换了个东家。或许在他看来,投降做寓公比起主动易帜做山南官员要安全得多。

有军管,湖南会很快走上正轨,通过山南经验,李严坚信这一点。

刘鄩和他的军队将很快会被抽调回来,李严安排的是湖南最高长官是张言,留在湖南的山南正规军将不超过五千。

不是李严想这么匆忙,而是他不能让近万精锐部队和一员优秀将领去做军管——那是警备军该承担的工作,而不是宝贵的机动力量可以久呆的岗位。

李严缺人,当他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残唐再起】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四章 :平定湖南〗地址https://m.zuimeng.net/377/37717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