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一路向西十(2/3)

生说,她要进修新闻专业。因为她听先生说,她正在筹备大明第一份报纸,兴禾日报。

为此她还特意和瑶光老师学习了速记、素描、写作、并寻找难民中的各地人学习方言。

然后她主动请缨,作为杨凡系统的第一个战地记者跟随黄三的人力螺旋桨船来到了这里。

刚才她眼看着,山下的骑兵溃退了。

这些骑兵气势汹汹而来,冒着箭雨冲上来,然后困在河里,前后挤成一团。

山上箭如飞蝗,山下被射成一蓬蓬的血雾。

敌人死伤遍地,又被河水中的铁丝网惊吓,然后溃退了。

山上的箭雨根本没停,战壕离河岸只有五十米,他们全在射程之内。

敌人溃退后,不论是骑兵小队还是部落射手,都非常的有经验。

他们不射困在河里的,和失去马匹徒步往回跑的,这些人是跑不了的。

弩和虎力弓专门挑逃跑的骑兵后背射,溃兵一个接着一个被射死。

最后在射那些徒步逃跑的,挂在河里铁丝网上的。

骑兵小队因为有瞄准镜,专门挑那些大声呼喝的人射。

他们知道,这些约束部队的一定是军官或者贵族。他们才是战场上的高价值目标,这些在讲武堂上课时学习过。

虎力弓最大抛射距离三百米,弩最大射程四百米。直到所有人都跑出了射程,他们才停下。

已经死了的,或躺在草地上一动不动,或者尸体顺着河水流走。

有的尸体衣服挂在铁丝网上,漂在在河面上飘着晃动着。

骑兵小队还好,弩上弦有助力,并不累。而部落射手两只胳膊都举不起来了。他们射了太多的箭,急需休息。

“部落里壮丁,女人、孩子都下去处理善后,不留活口,不论死活,把他们的脑袋都割下来。马匹也捞上来,让炊事班分割后做成肉松,内脏用香料炖熟,今晚加餐。”安三溪命令道。

他一贯节约,草原上的食物非常珍贵。能就地取材,他就不愿意浪费储备。

晏小乙赶忙掏出小本子,飞速的记录着,她用瑶光老师送她的铅笔,快速写着。

现在她的简化字已经非常熟练了,记录起来又快又好。

部落的人欢天喜地的拿着蒙古刀奔下山去。

他们对自己的新那颜几乎崇拜的五体投地,草原上的人最敬仰英雄,安三溪骑射无双,处事公平,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这样的那颜到哪里找去,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忠。

图尔河里和两岸上,好多伤兵其实还没有死,但是这个季节受这么重的伤,基本没有抢救价值。

这个年代受伤的俘虏只能这样子处理,结束他们的痛苦,也算是一种解脱。

晏小乙跟着一位蒙古女人和她的两个儿子冲了下去,大姐今年三十岁,她的两个儿子一个十二岁,一个只有十岁。

母子三人都举着羚羊角长矛,腰带上挂着蒙古刀。

一个伤兵在地上爬行,他肚子中箭,但是还没有死,蒙古女人一马当先,冲过去一脚把他踢的翻过来,然后用长矛对着他的脖子就刺了下去,没有一点犹豫。

她的丈夫就是被白音部落杀死的,她处理这些伤兵毫不手软。

他的大儿子图勒拔出蒙古弯刀,对着还在惨叫的伤兵就砍了下去。他弟弟在一边拉着那个伤兵的头发。

图勒比较瘦小,因为营养不良,在白音部落的欺压下,他们过的很苦,一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更新章节〖313、一路向西十〗地址https://m.zuimeng.net/389/38944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