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杨凡的电锯(2/3)
枪都不一样。>
这种原始的机枪,使用手摇动手柄,驱动枪管转动来发射。后来随着技术逐步发展,外力动力,变成了电池和电机来旋转枪管和电击发而已。>
原理上其实并没有神马变化。>
而现代的其他种类机枪,全部是内源式机枪。也就是依靠子弹发射时的能源力量实现连发射击。主要有导气式(ak47)、后座式(马克沁)、自由枪机式(汤姆逊冲锋枪)等。>
韩德勤是一个机枪营的伍长。>
他本来是家丁团的伍长,有一天忽然接到一个调令,让他去新成立的机枪营报道。>
他一头雾水的,就来到了一个秘密的地方,这里叫做机枪营教导队。>
他不知道啥是机枪,但就他理解,这玩意儿,也应该是一种火铳。>
等到训练展开后,他彻底喜欢上了这个十分爆烈的家伙。>
此时,他熟练的把机枪对准了车城城墙外面,汹涌而来的敌人。>
用教官教导的左右摆动,和左右两边的相邻机枪形成交叉射击的模式,开火射击。>
随着他摇动摇把,机枪迅速的旋转起来,机械运动非常的流畅。>
因为再这一路上,他像保护自己的眼珠子一样,保养着机枪。让机枪保持再最好状态。>
他太喜欢这个大家伙了。>
哒哒哒的声音快速的响起,一道火舌从最上方的枪管里飞出。>
他严格按照操典的要求,先缓慢起步,然后逐步加快。>
尽管山呼海啸一般,狂喊着冲来的蒙古人,给了守军很大的干扰和压力。>
但是,韩德勤不为所动。他驱动手柄,逐步加速。>
很快机枪达到了最大射速,一分钟两百发出头的射速。>
发射出去的子弹,已经不是哒哒哒的飞出了,而是像一条火蛇一样,去舔舐着汹涌而来的蒙古人。>
而子弹壳和没有激发的子弹,像潮水一般的,从退弹口哗哗的往下掉落。>
机枪的三脚架下面,一个硕大的帆布袋子在承接着退弹和弹壳。>
毕竟这些弹壳和瞎火弹都是铜壳子,这个时代铜就是钱。>
可惜发火率只有一半,不然妥妥的二百发射速。>
韩德勤有些遗憾的想到。>
抗战时期,小鬼子的歪把子机枪,射速最大也就120发。这个射速其实真心不算低了,在这个热兵器装备很低的战场,足够用了。>
三面高台上九十挺手摇式加特连,一起开火。>
在中央的高地上看去非常的壮观。>
林月如和小娘皮激动的握着望远镜,一眨不眨的盯着看。>
这些机枪就像式一个个挥舞着火焰做成的鞭子,在左右横扫一切汹涌而来的蒙古人。>
硕大的定装全金属子弹,射程足足有五百米。蒙古人的被弹范围,远远超过了之前火炮的射击范围。>
哈图和发秃鲁是邻居,也是从同一个骑兵队的伙伴升迁上去的。>
他俩都是百夫长。>
此时,他俩率领着各自剩下的,四五十个兵丁,拼命冲到距离城墙二十米的距离上。>
发秃鲁大声呼喝着,让他们把梯子竖起来,再往前冲一下,就可以把梯子放倒,正好搭在城墙上。>
此时,哈图看到了他永生难忘的景象,也许是长生天的护佑,他活着走下了这个修罗战场。>
在晚年儿孙绕膝的时候,讲述着那天的所见所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更新章节〖501、杨凡的电锯〗地址https://m.zuimeng.net/389/38944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