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1、张家口围城二(1/2)

清晨的铜锣声,像是一身惊雷,直接把张家口炸开了。棚户区的人哭喊,紧急收拾一下细软,着蜂拥往城里跑。

好在这些人得到的命令是围城,没有进入城区。只是在外围,开始布置包围圈。防止有人趁乱离开,似乎还有故意驱赶外面的人进入城堡的意思。

一时间,张家口两个城门都是逃难的百姓。

张家口堡是坚城,不是那么容易打下来的。

所以,先抵达的部队没有马上进攻城池。而是在周围奔驰,清场。实行战场遮断。不断的威吓,促使百姓逃入城堡。

王浩看着这些惊慌失措的往城里跑的百姓,下令道:“不要管那些百姓,先把城外控制起来,不许走漏了消息。一人一马不许出城。”

毕竟张家口的这些商团和本地的卫所、营兵都是盘根错节的关系。张家口出事,他们很可能来支援。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消息拖的,越晚传出去越好。

张家口堡一共就两个城门。非常好封锁。只是注意把外围棚户区的这些人都赶进城去就好。就可以防止走漏消息。

随着大队人马的到来,安三溪来到城外的一处高地上,用望远镜观察城内的情况。

“有没有人逃走”

“报告,没有人逃走,我们布置了内外两条封锁线。而且通向南边宣府镇的山谷也安排了一个中队封锁了。是提前过去的。没有人能昏过去。消息肯定传不出去。”王浩说道。

此时,城内,昌阁前广场上,堆积了好多的破烂木头,下面浇了火油,点燃后,因为木头潮湿,升起了滚滚浓烟。

但是效果并不好,因为这段时间有暴风雪,有时候没有风,有时候风很大,导致烟雾飘散。

文昌阁四周开窗,造型较楼轻巧,平面常呈四方形或多边形。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之用。

文昌阁,不算高。为正方形,座北朝南,台基为石条加砖砌成。台基高8米。门洞中心为穹窿顶,上有阴刻昌阁下的“四门洞”辟了鼓楼东、西、南、北四条街。文昌阁内供奉文曲星,

墩台四门上方嵌刻有红色大字,南曰:文昌阁。北曰:锺楼。东曰:鼓楼。西曰:“山楼”。单檐歇山瓦顶,黄绿两色琉璃乘嵴,面阔3间,进深两间。顶部有九嵴吻兽、飞檐翼角、斗翘昂拱等,工艺甚为精湛。

此时昌阁坐镇。各家的心腹管事和幕僚都聚集在此。家兵头子则,在楼下待命。所有人都知道,蒙古一旦打进来,就会把这里所有有用的东西一扫而空。

所有的牲畜和人,也会被带到草原上去。而这次来的是土谢图汗的人,他们在戈壁的背面,是外喀尔喀人,那里更加的边远和穷苦。去了凶多吉少。

玉皇阁内,主位放了两张太师椅,下面相对放了一侧四张椅子。

主位的两张椅子坐的是两位当地的军官。毕竟商人势力再大,地位上也是比较低的。

张家口堡为上西路(镇守参将1名,驻万全城),设守备1员。来远堡设防守1员。上西路驻守官军7603名。万历年中裁减,实存官军1239名。至崇祯年间,实存官军1199名。

这两张椅子上,一位是守备黑云龙,一位是营兵把总王芬。

黑云龙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也是个忠臣。

黑云龙(1585年-1644年),字从吾,祖籍山西大同,出生于万全都司宣府前卫(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境内)。

历官张家口守备、葛峪堡参将、蓟镇副总兵、宣府镇总兵、山海关总兵等职。

崇祯二年(1629年)“己己之变”时,随大同总兵满桂进京勤王,与后金军大战北京城下,兵败被俘,遭软禁一年多,后伺机逃归明朝。

崇祯十七年(164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更新章节〖881、张家口围城二〗地址https://m.zuimeng.net/389/38944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