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进村还是不进村?(1/3)
从砖厂出来,李正感觉心里有些沉,胸中说不出的郁闷。>
这里的童工现象根本无法根除,对于被雇佣者来说,有份工作已经不错了,能糊口能养家;而对于老板来说,这可以压低经营成本,让自己能够赚钱。>
这种事就连当地政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法禁止。>
对于李正这种大学生来说,其实也能明白其中的现实含义。30年前,即便是在国内,共同现象也是屡禁不止,一些私营企业和个体商户甚至偏远地区的小作坊,使用童工的现象最为严重。>
直至03年相关的法律出台后,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民众法律意识的增强,这种现象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人的权利有很多,而生存权则是其中最基本的自优先等级的权利,没了生存权,其他权利都像是镜中花水中月,毫无意义。>
所以,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建立在稳定基础上的教育,一个国家的发展无从谈起。>
国由于贫穷落后,文盲率占比达到73.8%,在这里,最简单的小学生数学题,很多商贩都算不明白。>
所以这里集市上的东西是论“个”或者“颗”买。>
比如白菜,一颗多少钱。>
胡萝卜,一个多少钱。>
瓜果都是这样计算。>
你若是让他们按斤来算,一旦出现出现小数点,商贩是无论如何都算不出来的。>
某次警卫分队买可乐,一向2250西法,给老板西法,结果那个老板挠着头算了半天,算一次,就找一次去钱,算一次,找一次钱。>
到了最后,沈军发现这个商铺老板一共找了自己9500西法,等于只收了500西法。>
沈军于是告诉老板,说老板你找错钱了。>
老板听了当时还一脸的不高兴,非常生气,觉得是面前这帮华夏维和士兵不老实。>
结果沈军硬着头皮给他算了几次,反复算,一百一百地算,五十五十地算,算到最后总算弄明白了。>
这老板总算弄明白是自己算错,而不是面前这帮维和士兵不老实,笑得那一个叫欢实……>
可见,读书在这里是多么的珍贵而且重要。>
布玛的爷爷出院了,到营那边当清洁工去了,布玛也上学去了,学费是李正和战友们一起捐助的。>
李正觉得这件事非常有意义,至少对自己来说是这样。>
自己在这里指挥待八个月,之后便要离开,抛开树立形象之类的高大上东西不说,至少李正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但李正也知道,帮得了一个布玛,但是国还有很多布玛,许多事情自己是力不从心的,国能不能真正达成和平最后走向繁荣,还是要靠国的民众自己。>
其实不光是李正有一种无力感,医疗队那边的情况同样不乐观。>
二级医院是建成了,医疗队也来了,进驻了。>
可大多数收治的病人要么是各个维和营的官兵,要么就是市区这里小部分见过世面的民众,周边郊外乡下的村民极少会来这里看病。>
其实相比起市区这些居民来说,乡下的村民才是最需要医疗救助的。>
可人家就是不来。>
宁可信村里的巫医也不来。>
医疗队的定期义诊还在进行,只不过医疗点前门可罗雀,甚至摊子支起来一天,敢过来让这些黑头发黑眼睛的医生看病的人一个巴掌都能数过来。>
不管别人怎么看,该做的还是要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最新更新章节〖第400章 进村还是不进村?〗地址https://m.zuimeng.net/395/395470/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