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大周冗官(2/4)

有一些难,但是免去了差遣,只给发一份职官钱,也可以减去很多的朝堂开销。

也可以按其特长,各尽其能,把这些官员,安排到一些写书,教书,编书的闲置上去。

虽然汴梁的读书人,多的已经快装不下。

但各个偏僻的州县,其实还挺缺读书人的。

让这些人去偏僻的地方,实行教化,对地方明显也是一件好事。

“这是可以清除一些冗员,但是又该怎么样少入?”

“减少荫补,尤其是高级官员的荫补人数,要减去大半,子孙近亲,自然可以荫补,但是长随,门客这些,应该去除荫补之列,而且荫补名额不得转赠。”

盛长柏这也算是违背了自己的士大夫阶级立场,但是荫补制度,也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

保证国家的存续,同样是在维护士大夫的利益。

只能保留住士大夫的核心根本利益,子孙的荫补问题肯定不能削。

这是世家大族,代代可以官宦不绝的基本保证。

削去了子孙荫补,整个文官群体都要炸毛,不只是盛长柏的肩膀承受不住这个抵制,就是皇帝同样承认不住。

大周朝的冗官问题有历史因数,当初太祖平天下的时候,采取的大多都是收编的政策。

乱世之时,各个地方政权,被大周收编了之后,为了维护地方的稳定,这些地方官员,保留下了大半。

没有位置,就创造位置安置这些人。

但是现在大周,已经许久没有开疆拓土,收编造成的冗员,可以不去考虑。

另一个大周朝官员来源,是因为开始全面的推行科举,之前是两年一次,现在是三年一次,每一次都是几百号人不等的人踏入仕途。

科举是人才成才率,最高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

现在的三年一届,已经算是科学和合适,这方面也不能改。

最后一部分的官员,来自于荫补。

大周对臣子的善待,体现在方方面面。

大周朝荫补的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在各朝各代之中,都独占鳌头。

大周也是第一个对荫补进行了数量化的规定的王朝。

也就是说,荫补的数量直接和官员的职位有关。

高级官员,比如说参知政事,也就是副相,不仅仅可以荫及自己的子孙,亲戚,甚至是自己家的长随,门客,也在荫补范围之内。

总而言之,每一个当官的朝廷都分配了名额。

高级官员退休了,也有荫补的名额,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而在特殊的时期,皇帝登基、皇子诞生这些重要的日子,大周也会对官员进行额外的荫补,分发额外的名额。

虽然这些荫补的官员,都因为没有正经的科举出身,大多前途有限。

但是大周朝冗员最严重的,恰恰也是基层官员。

开国初期,大周得国不光彩,为了拉拢读书人,赵家都是各方面尽量的厚待读书人,方便获得支持。

现在赵家已经统治了大周大几十年,正统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

已经可以适当收回一些过分的厚待。

“盛卿,这么做,会不会显得朕有一些刻薄寡恩?”

想要搞改革,肯定要促动各方面的利益,想要当一个仁宗皇帝那样各方称赞的老好人,那肯定不可能。

但是新帝这样做,肯定比赵宗全为了一己之私,搞党争惹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五章 大周冗官〗地址https://m.zuimeng.net/396/39615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