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海运济辽(1/4)

元宵节假期过后,这个年算是过完了,各衙门也重新开门上值。

只是,似乎一开头就不是好兆头,也预示着嘉靖三十渊阁。

很快,辽东遭遇百年大灾的消息就在京官中传开。

巡抚辽东都御史候汝谅陈情:辽左滨海,水陆艰阻。过去遭受天灾,仅数城或数月,未有如今日这样全镇被灾,三年五谷不登的。臣于春初奉命入境,见村里无炊烟,野多暴骨,萧条惨楚,目不可忍视。去年凶馑,斗米银字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巡抚给朝廷的奏报中,瞬间就戳中了朝中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臣们的激点,一时朝野哗然,无数为辽东请命赈灾的奏疏雪片般飞入通政使司。

灾,是一定要救的。

户部尚书贾应春被内阁火速召见,询问户部钱粮情况,这样的奏折内阁是不敢耽误的,必须第一时间了解到详情,户部能给出多少钱粮用于赈灾,票拟的时候才好一并写上。

只是内阁的动作始终还是要比锦衣卫慢上一步,在他们召集户部尚书商议救灾事宜之时,锦衣卫已经将抄录候汝谅的奏章先一步送入了西苑。

嘉靖皇帝在永寿宫中看到这份奏报,愣愣的沉默了半晌才吩咐道:“传内阁阁臣,六部部堂速来西苑。”

而此时的内阁中。

“严阁老,户部可出银六十万两,可是却拿不出等价的米粮,今年南方少雨,多地大旱,漕运也大受影响,今年的漕粮都没法保证运输,哪里来的粮食调运辽东。”

说话的自然是贾应春,他接手后的户部,一番整顿后,又是抠抠搜搜大半年才积攒下一点银子,现在又是一场天灾,贾应春就知道,这笔银子是保不住了。

一镇灾民,那是不能不救的,除非不要关外的千里国土。

而且,就算你不要那片土地,那些人可都还是明人,大明朝廷也不能视而不见,任其饿死吧。

“那就断了商路,优先过漕船,保证粮道通畅。”

徐阶开口说道。

“徐阁老,前俩月就已经下了公文,现在江河上堵了无数商船,眼看着汛期将至,那边早就已经闹得沸反盈天了,还要再加运几十万两银子的粮食,是真的办不到。”

正在这时,门外脚步声起,一个小内侍飞跑着进屋向里面众人传旨道:“皇上口谕:传内阁阁臣,六部部堂速来西苑。”

“遵旨。”

“臣,遵旨。”

包括严嵩在内,所有官员纷纷起身接旨。

小内侍扫了一眼屋里众人,传完消息后的他冲着几位官员拱拱手转身就跑了出去。

翰林院里,魏广德独自坐在值房里思索着刚才听到的消息。

辽东大灾,惨,真的惨。

不过和贾应春想的一样,魏广德这会儿思考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粮食从江南运到辽东去。

九江商人不少,以往他们都是拿着江西籍官员的名帖,以求在过水闸的时候能够优先通过,只是今年不同了,大量的商船都被堵在水闸外,优先保证漕船过境,据说这是户部下的公文。

这个公文,魏广德还真知道。

他是在酒宴上从贾应春口中知道的,南方今年又是数省大旱,直接导致漕运因缺水而有断航的风险,现在只能优先保证漕船安全。

商人们找到魏广德这里求助,魏广德也只能一摊手,爱莫能助。

漕粮是什么?

那是保证京城和边镇口粮的,这个节骨眼上还是不要去凑热闹才好。

只是现在,辽东又缺粮,还能怎么办?

按照惯例,太仓库是肯定要拿出粮食赈灾的,只是今年太仓库存入的粮食都比往年少了不少,哪里还敢支应辽东所需。

辽东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隆万盛世】最新更新章节〖312海运济辽〗地址https://m.zuimeng.net/397/39755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