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错过的机会(1/2)
确定魏广德依旧举荐戚继光北上练兵,陈以勤也不再说什么,而是把那个盒子收好,打算明天送进宫里去。
从书案旁拿出一份奏疏递给魏广德,“这个你先看看吧。”
魏广德的事儿,隆庆皇帝之前和陈以勤商量过,有意在年后将他调入内阁,这样就可以经常召见。
阁臣和大臣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
大臣,若无皇帝召见或者重大事务需要禀报,一般都不会进皇宫见到皇帝。
如果每日的朝会还是按照《明会典》执行的话,另当别论。
现在的隆庆皇帝,在勤政了小半年后也开始慵懒起来,每月就是参加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会,还有就是三大朝会,说起来比他老爹也算勤政很多了。
嘉靖皇帝可是连三大朝会都不升殿的主,可见他对朝会,对百官有多不待见。
皇帝想把魏广德拉进内阁,陈以勤也希望能多几个帮手,自然不反对。
作为准备,陈以勤也开始把内阁处理的事务交给魏广德看看,让他早点熟悉一下,年后入阁也不会手忙脚乱。
“这是什么?”
魏广德嘴里说着话,手也伸过去接过,翻开看起来。
“马森?”
随即,魏广德低语一声,随即就低头看起来。
原来,这是刚接任户部尚书职位的马森清理了户部仓储后上奏的奏疏,一开始魏广德还挺兴奋的,因为奏疏里提到的钱粮
好多。
真的好多。
谁说大明穷了,这么多银子和仓粮。
不过看到后面,魏广德才微微一惊,按照奏疏所述,好像还真不够。
“户部尚书马森奏:太仓银库岁入仅二百一万四千二百有奇,岁支在京俸禄米草一百三十五万有奇,边饷二百三十六万有奇,各省常赋诸边民军运今年诏蠲其半,以出入较之共少三百九十六万一千四百有奇,谓国无三年之蓄,国非其国。
今查京通二仓之粟七百余万石,以各卫官军月粮计之,仅支二年之用,岁漕四百万石内,除拨蓟镇穵运、班军行粮,并免湖广、显陵二卫起兑,实入二仓者三百四十九万二千六百余石,逋负漂流岁更不下二千余万,折改凑补别用不与焉,欲为三年之蓄不可得,况六年九年乎!
且今四方虗耗、百姓困穷,边饷增多,原无额派。
有如运道告阻,臣恐所忧不止各边而已,因条上,目前所急其善后事,宜一各省坐派南京仓米近改折色六万石每石徵银书。
只不过马森的奏疏,看似损害官员利益,但大明朝当官的有多少是靠朝廷俸禄过日子的。
官员们反对的不会很多,或许也就是基层京官会闹一闹。
不过魏广德最担忧的还是班军这些外地调到蓟镇协防的兵马,减他们的军饷,会不会闹出事端来就不好说了。
随着山西战事结束,果然如陈以勤所说,言路弹劾郭朴的奏疏又开始出现。
之前战事紧张,御史们也知道不能在那个时候生乱,所以休息了一段时间,现在战事结束,山西的俺答汗已经退出长城,蓟镇的土蛮部在兵锋打到滦河后也停下来,一番抢掠后退走。
也不知道是不是徐阶在背后使坏,越来越多的科道言官似乎又想起之前的事儿,纷纷开始上奏弹劾起郭朴来。
甚至有御史把嘉靖四十二年郭朴因父丧守孝之事拿出来说事,御史凌儒上疏,一言:“郭朴先前以父丧,夺情出仕,欠缺孝道,早就为舆论所不齿。”又言:“郭朴之母年老多病,他却不思乞归,不肯去给母亲养老送终,实在是有伤风化,令人齿冷。”
一下子把葛守礼等人致仕的理由搬出来,说郭朴老母年迈,他却贪恋权位不愿回乡奉养生母,是大大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隆万盛世】最新更新章节〖645错过的机会〗地址https://m.zuimeng.net/397/39755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