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2金价(1/3)
“叔大兄,现在朝廷困局非一朝一夕能解决,只能增收节支再无它法。
叔大兄那篇《生财有大道》我也拜读过,‘盖务本节用,生财之道也。’
可惜,朝廷支用太多,根本无法做到结余,为此只能想方设法将应收之财尽收。
以善贷看来,这宝钞抵税就是可以彻底放弃的。
当初太祖发现宝钞,主要还是我大明铜料不足之故,印制宝钞方便民间流通,至于之后,那是后话。
当今虽铜料依旧紧缺,可适才和卿所言却让我眼前一亮,如今海外白银涌入,朝廷制钱,似是可以以银制钱。”
魏广德所说银钱,可不是这个时候大明流通的银子和制钱,而是打算直接在大明制作银元。
宋元明之所以转而发现纸钞,其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铜料不足,之前各朝都没有达到这个时代的商业繁华程度,所以少量铜钱也能满足商品流通需要,而且前朝对于大宗商品交易,还会使用布帛作为支付媒介。
宋朝时也曾因为铜料不足而出现朝廷发行的铁钱,这些其实都说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钱币受到材料供应制约而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魏广德不知道这个时候大明朝有多少黄金和白银,这个数据实在难以估算,但是他却知道,隆庆开海后,全球白银大量流入大明,据说总额超过数亿两之多。
有如此巨大的白银流入,魏广德当然觉得大明应该摈弃过去对白银交易不管不问的模式,应该开始以白银铸钱做为法定货币。
当然,这其实也有朝廷的利益在其中。
要知道,以前的制钱都不是纯铜制造,而是铜合金,是要参杂其他金属在其中。
在魏广德设想中,大明铸造的银元可以选用,这样也可以弥补铜钱不足的问题。
但是要做这一切,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朝廷能受到足额的银锭,把这些银锭熔炼成银币。
至于投放出去,其实也很简单,官员的官俸、军饷等等。
至于民间接不接受,就如同当初老朱的政策一样,禁止金银铜钱交易,只准使用宝钞,现在变成禁止民间金银私自交易,只准使用银元。
甚至在将来,还可以考虑朝廷收拢黄金发行金元。
魏广德把自己的设想在张居正面前婉婉道来,张居正也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后面专心思考。
说白了,白银在朝廷手里一进一出,朝廷就可以获得两三成的利益,这对陷入财政困窘局面的明廷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
“以艺复兴开始、大航海时代到来,明朝已经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加入了全球化的经济贸易当中。
早在成祖朱棣时期,就开始了郑和下西洋的大规模航海探索,可以说,明朝到中期以后,已经与世界经济的连接越来越密切了,也不能再被完全定义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路线了。
明朝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复杂的,明朝早期使用过纸币,后来用铜钱,之后银子也成为了流通货币,这一复杂的转变,与全球白银的产量增加有着密切关系。
在明朝中后期,白银就已经成为了欧亚大陆最重要的交易货币,因为各个国家的商人在一起互相贸易,互相做买卖,大家肯定需要达成共识,选出一种货币作为全球流通的公认货币,而这个公认货币就是白银。
当时全球贸易大多以白银为结算货币,很多国家都对白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也包括明朝。
在白银需求量暴涨的时候,欧洲人在美洲大陆上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银矿,白银产量的增加也刺激了冶炼技术的提升,欧洲铸造的银币损耗更小,造型更加精美,纯度也更高。
美洲的大量白银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然后铸造成银币,再马不停蹄地从欧洲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隆万盛世】最新更新章节〖972金价〗地址https://m.zuimeng.net/397/397551/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