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阁老刁难礼炮解题(1/3)

古语有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徐真本不愿参与二王夺嫡.可树欲静而风不止.他的快速晋升.引发朝臣诸多忌惮.又不能为人所用.也难怪长孙无忌会刻意打压.再加上慕容寒竹这等宿敌投了长孙无忌麾下.又岂能安生苟且.

虽明知长孙无忌刻意刁难.使得徐真在文武百官和诸国使节面前出丑.但徐真又不得不被动接招.上前行礼道:“徐某虽不才.愿意一试.”

李世民欣慰地点了点头.心里却兀自冷笑.他又岂不知长孙无忌的心思.如今文武朝臣俨然分成了三块.或支持魏王李泰.或力挺晋王李治.或洁身自好明哲保身作了墙头草.

而以李世民所见.徐真既不支持魏王李泰.又不帮助晋王李治.一句但求为国守边拓疆.已然深得李世民的欣赏.

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李世民固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论调.向來以民为本.徐真不参与权谋争斗.一心为国为民.又怎能不让李世民心动.

早在吐谷浑之战过后.徐真将殷开山的长刀和天策红甲带回.李世民就觉得此乃上天的安排.将徐真这等人才引至自己的身侧.由是决意重用.

而后徐真揭破汉王李元昌的行刺计划.从李世民遣其前往齐州平叛之时开始.就对徐真有了重用之心.而后的松洲之战也之不必说.

像李勣这等老臣.若非深明圣意.知晓圣人想要培养徐真.就算再爱惜徐真之才.也不好将毕生所学私下相授.

李世民也有自己的考量.眼看着年纪越大.诸多事情力不从心.若立吴王李恪为储.凭借其文治武功和心智城府.或许还能够镇压得住这群朝臣.可由于出身隋室.立吴王为储已经不太现实了.

剩下的无论是李泰还是李治.与军事一途并不精通.也无涉猎.既无武功.何以镇得住这些个顽固老臣.

李世民是故欲立军中栋梁.如李勣这等功勋卓越的老将.确实能够独撑一面.然而李世民又担心这些人会拥兵自重.用人者.该当知晓左右权衡之术.这徐真一片赤诚丹心.正是最佳人选.

徐真也并未深究此中意义.既是圣人嘱托.自当发挥聪慧才智.不能让长孙无忌和慕容寒竹将自己给踩了下去.

且说这分辨百只雏鸡和母鸡的母子关系.却比分辨骒马和马驹要困难得多.起码这母鸡是沒奶给雏鸡喝.老办法决不能用.

诸多婚使也是冷汗淋淋.好在这等題目沒有落在自家头上.否则又要绞尽脑汁煞费苦心了.

这些都经过了慕容寒竹严谨的推算.眼看徐真愁眉不展.一副束手无策的模样.长孙无忌心中也是颇为得意.对慕容寒竹又高看了一截.

李明达本就对李治失望透顶.如今见得长孙老匹夫为难徐真.好教徐真在诸人面前出丑.心里越发不喜李治和长孙无忌.

曾几何时.她将长孙无忌视为慈祥的老国舅爷.对诸多兄弟姐妹也是亲爱有加.可直到现在她才明白一个道理.或许真的是帝皇之家无亲情罢.

她的目光不由落在了徐真的身上.她与徐真曾患难与共.虽血脉不同.但情谊却真挚如亲生兄妹.只是她心有不满.倒是不愿与徐真做兄妹.或许

她并未再多想下去.因为徐真沉默许久.仍旧沒有良策.等待继续比赛的婚使们已经多有腹诽.百官之中又多有心之人挑唆.俨然已经开始嗤笑徐真.

见得李明达如此紧张的模样.李世民也是无奈苦笑.他并不担心徐真会想不出法子.因为他关心的并非徐真的表现.而是文武百官对徐真的态度.

自己如此青睐于徐真.文武百官仍旧不将徐真当个人物.只顾一味打压.这也让李世民感到极为不安.

他看着徐真那孤高的背影.看着他那不为所动的姿态.似乎越发坚定了自己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唐师】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九章 阁老刁难礼炮解题〗地址https://m.zuimeng.net/4/4176/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