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举制度改革(3/3)
几个官员急匆匆的接过了这份公事房提出的关于此番恩科科举组织形式和内容的章程,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头一部分是科举的形式。将原本的五天四夜连续考三场,改成了三天考三场。而且中间有休息两天,让考生们可以恢复体力,调整自己。这些官员们都是久经考场,一路从笔墨纸在之中拼杀出来,凭着手中笔案头砚在笔阵之中求取的功名。对于科举考试的苦楚,他们深知个中滋味。
科举考试第一场考经义,考试时间嘛,也不算特别过分,三天两夜而已。这比现在的高考似乎还要煎熬得多。去南京旅游游览过贡院的各位看官可以想象一下,在那种考棚里呆上三天两夜,不要说还要绞尽脑汁的构思文章,就让你在里面呆着,那个滋味,进过派出所拘留所的同学应该对这种感觉很熟悉。
想想看,第一天凌晨就准备进场,然后在考场里待三天两夜,吃喝拉撒都在里面。注意会试是阴历二月,无论是江南还是京师,这个季节窝在狗窝那么大的牛棚里过夜似乎滋味都不好受。在江南的考生面对的是外面是淅淅沥沥的早春二月的春雨,在京师的则是要迎接倒春寒西北风的体能测试,这个酸爽,所以,科举考试经常有考试考死的,每年十几个都不算稀奇。更有可能是体力不支,精神紧张而导致崩溃,所谓的失心疯的也是大把。
哎!那位看官说了,不就是考试嘛!又不是体育考试,还是三天两夜这么长时间,还能体力不支?看官,休要逞嘴上的英雄,待我慢慢的说说这考试的内容和题目,您再说也不迟。
第一场经义考的内容就是给你七道经义题,你连写七道经义文用的形式解释经义,七篇文章写完差不多上万字吧,再加上草稿,工作量自己脑补。而且,科举考试的卷面要求很高,你要是参照着高考的标准就等着落榜吧!字体要求是“台阁体”。不光是对书写要求很高,字体要求一样大小,便是墨也是有要求。要求写出来的字乌黑、光洁。到了后来,更有了所谓“黑、大、光、圆”的标准要求。
说起来,这台阁体还是不能回避朱重书写的专用字体。由于个人喜好,重章,然后用一样的字体写出至少一万多字的文章来,这样的人才,我建议你别考科举了,到起点码字,绝对是大神级别。
这是形式和题目,题量,那么再说说别的。嗯,比如说考试范围。(敲黑板!这段很重要!)明朝的科举考试虽然分三场,但真正受重视的只有第一场;第一场的题目是本经义4题+四书义3题。所谓本经,就是每位考生在报名时要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中确定一经作为自己的专精方向,考试时写4篇以这部经典中析出的句子为题的经义文章;四书义则是从《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所谓“新儒学“的经典中出的3道题。也就是说每次考试考官一共要准备4*5+3=23道题,而每位考生实际回答的是7道题。
怎么样,是不是已经头疼不已了?这些都是明朝科举考试的特点。有着重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的“辛苦遭逢起一经”,就是这位文状元的内心独白。但是考经义考核的方式非常简单,就是贴经(填空)和墨义(默写),怎么样,是不是立刻就觉得自己有希望了?
北宋王安石改革后废除了诗赋,然后重点就在策文上。等到重的地位要大大的提升。
“兹事体大,关乎到天下千千万万读书人的前途,本官要前往行辕,面见爵帅,与他分说一二!”黄道周一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命人备轿。
“若是经义改成贴经和墨义,那我家里那几个不成器的弟弟和子侄,是不是也可以获取功名了?”
望着黄道周远去的轿子和仪仗,有官员在心底不由自主的欢喜。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夺鼎1617】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举制度改革〗地址https://m.zuimeng.net/4/4696/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