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关于大位的争吵(3/4)
相当一部分人坚持“立亲”为原则的意见,这些人信奉的是儒家“亲亲”的伦理准则。都谏章正宸就力主拥立福王,他说,当光宗朱常洛为神宗太子时,他就是“国本”,现在光宗、熹宗以及崇祯皇帝三位陛下都已驾崩,都没有子嗣可以承袭,那么血统最近的福王朱由崧理所应当地成为“国本”。他们更多的是持守着一种传统的价值观,而并非是一党一派之私利。
在这些人之中,代表人物就是驻节淮安的漕运总督路振飞。他也是主张拥立福王的,他说:“议贤则乱,议亲则一,现在惟有福王。”路振飞的主张是很冷静也是很客观的,是超越了历史旧怨的。在当时,如果把“贤明”当作拥立的条件就有可能引发对贤明判断标准的大讨论,要知道帝国并不只是一个南京,会不会有帝国其他城市的将领就近拥立一个“贤明”的藩王呢?这样就有可能引发一场明王朝内部的皇位争夺战,那么还奢谈什么收复失地呢?
那么,为东林“立贤派”所称道的所谓贤明的潞王又有多贤明呢?二世潞王朱常淓确实没有什么恶习,但是所谓他的“贤明”,不过是一些对文学艺术等风雅之事的喜好而已,他在音乐、制琴、书法、篆刻等方面也确实有一些成就。但是,大明当时需要的是能够拨乱的中兴雄主,而非音乐家、金石学者。如果立了潞王也势必给一些野心家骚乱的机会。所以,拥立福王朱由崧确实并不是个太好的选择,但也是一个风险最小的选择。
所以,立贤派以不孝、不读书等七不可来攻击立亲派拥立的的朱由崧时,立亲派便反击回应道:“尔等非福藩中官,如何知其不孝?”也就是说,“你们又不是福王府的太监,怎么知道他对他老子娘不孝顺?”之后,立亲派便回应立贤派的潞王朱常淓:“当年的宋徽宗雅善丹青,精通音律,填的一手好词。怎地做了天子便亡了国?冶游李师师?”
两下里各自指责对方,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大明江山于不顾。在报纸上争吵了许久,白白的给李贞丽送去了不少版面费后却突然间发现,原来只是大家自伙里吵得热火朝天的。当真有发言权的人一个都没有表态。
乱世之中,所谓有发言权的其实就是带兵将领们。如今大明的可用之兵,无非是困守九江一地的平贼镇左良玉、淮安的刘泽清、灵璧一带的高杰、滁州的黄得功、寿州霍邱一带的刘良佐等带兵将领。
但是,当真是有拍板决定权的人,却是随时可以封锁长江运河水道,将诸位大人先生的身家性命握在手中的梁国公李守汉。
这位国公爷身份爵位权力实力那都是在众人眼中摆着呢!从他自广州抵达南京之日,麾下随行的几个警备旅便分别开进孝陵卫、雨花台、紫金山龙脖子、西峰山、太平门、聚宝门、水西门等地,将南京城防接管到手。
两个旅驻守城内,另有四个旅摆在从南京到苏州、松江这一带。将苏松太地区控制的铁桶也似。
江面上有大小二三十艘炮船和征集的海商船只百余艘昼夜不停的往来巡哨,没有守备衙门和南粤军水师衙门发的旗号,便是一只王人雅士,到李贞丽那里吟风弄月一番,顺便看看自家的女儿李香君之外,便是请守备衙门出面,征集民夫,在南京城外大兴土木,修建炮台、疏浚港口,扩建码头。
在太平门外紫金山西峰山顶,用烧灰和虎皮石修建炮台,准备安放重炮于绝壁之寂。在西峰山下、太平门外,同样选址修筑炮台。这两座炮台筑成之后便是上下呼应,易守难攻。可以确保南京的东北、东南两个方向。
今日到浦口来踏青,却也是李守汉在巡视了这两处工地之后,因为进展顺利,心情不错,这才在李贞丽和傲蕾一兰的娇嗔之下,带着她们过江来偷得浮生半日闲。
本来,若是依照李贞丽的意思,踏青的话应该去栖霞、牛首两处风景绝佳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夺鼎1617】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六十四章 关于大位的争吵〗地址https://m.zuimeng.net/4/469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