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墨子之门多勇士(2/3)
现代所传的《墨子》只剩下五十三篇,这些篇幅是因为被道家着作《道藏》所收录,才得以留传下来。汪中将墨子书分为内外二篇,着有《墨子表徵》一卷。
胡适在《中国哲史大纲》中首先将《墨子》五十三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自《亲士》到《三辩》,凡七篇,皆后人假造的。
第二部分:《尚贤》三篇、《尚同》三篇、《兼爱》三篇、《非攻》三篇、《节用》两篇、《节葬》一篇、《天志》三篇、《明鬼》一篇、《非乐》一篇、《非命》三篇、《非儒》一篇,凡二十四篇,大多墨家弟子所着。
第三部分:《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都是后来庄子的别墨。
第四部分:《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五篇,是墨子一生的言行集,相当於儒家的《论语》。
第五部分:自《备城门》以下到《杂守》,凡十一篇,所记都是墨家守城备敌的方法。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
1、兼爱:无差别的博爱、去亲疏与社会阶级分别。(与儒家的小康社会或中庸中亲亲为大相反,而与大同中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相似,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2、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於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於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3、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4、尚同:上下一心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5、天志:掌握自然规律。(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藉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6、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
7、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8、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於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9、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10、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反对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墨家逻辑是墨家派中的一种逻辑,主要以三物论为代表,三物分别为故、理、类。墨辩是讲解墨家逻辑的主要着作。
近代有大量者钻研《墨经》,发现《墨经》几乎涵盖了哲、逻辑、心理、政治、伦理、教育、自然科等多个科内容。
胡适说:「墨家论知识,注重经验,注重推论,看《墨辩》中论光和力的诸条,可见墨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正是科的精神,是墨的贡献」。
墨家把推理称为「说」,《经上》曰:「说,所以明也」;《经下》云:「在诸其所然未然者,说在於是推之」。
《小取》中还提到「或、假、效、辟、侔、援、推」七种推理形式。墨子常批评儒者答非所问,墨子问儒者,「何以为乐」,答曰:「乐以为乐也」。墨子批评道:「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也。则子告我为室之故矣。今我问曰: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是犹曰:何故为室?曰:室以为室也。」。
墨子还是一个杰出的科家,在力、几何、代数、光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天马行空四部曲】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六章 墨子之门多勇士〗地址https://m.zuimeng.net/4/490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