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有高的期望,才会批判、揭示它的问题所在(2/2)

柏杨亦为国立台南大首位荣誉博士,南大柏杨物馆亦於2007年6月27日开幕,系3月31日捐赠予校方。包括1949年抵台后的重要证书、结婚证书、资治通监手稿、校对稿、杂手稿等,与北京的藏量等量。

柏杨於2008年2月24日因肺炎并呼吸衰竭住进医院,2008年4月29日凌晨1点12分在台湾新店耕莘医院病逝,享寿88岁。

2008年5月17日,依其遗愿海葬,家属将柏杨骨灰撒入绿岛海域,另留部分骨灰择日带回中国大陆安葬,经过遗孀张香华的努力,柏杨部分骨灰於2010年9月12日被安葬在故乡河南新郑的福寿园陵园。

基督徒,1942年柏杨在偃师时进入一座防空洞躲避空袭,遇到一位拿着圣经的中年妇女,祈求主耶稣保护在防空洞里两个人的平安。在确认这个中年妇女是帮柏杨和自己祷告后,当时柏杨的反应是奚落她的信仰。

十几年后他已从大陆到台湾,某个星期天,他在新竹见到一群基督徒,每个拿着圣经的中年妇女,都好像当年在防空洞中的那位对柏杨传福音的妇女,他身不由己的随着她们走进教堂。从此开始聚会成为基督徒。

柏杨后来曾参加安息日会,甚至在国际青年归主协会函授校担任过函授教师,与台北仁爱路浸信会的齐永培女士有过一段婚姻。

「基督教给我的裨益太多」,柏杨如此说。2008年5月14日15时,柏杨的安息追思会在台北市台湾基督老教会济南教会举行。

柏杨妻子张香华说丈夫的很糟糕,并认为其杂比好,但《中国人史纲》和《柏杨版通鉴记事》则写得很好,因为很有开创性,用的体和杂完全不同。

柏杨好友,物理家孙观汉说:「每个人差不多都知道自己可自豪的一面,但是柏杨使我了解我丑陋的一面,而最使我惊奇而伤心的是这种可怕的丑陋,竟不是我一人所独占,而是十亿同胞所共有的。」

中国现代馆馆陈建功评价柏杨是「当代史上的奇迹」。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董事王荣说:「我们常常抱怨社会混乱,柏老却能永葆信心。因为他从历史角度看待问题,有时候比我们年轻人还乐观。」

作家聂华苓曾评价柏杨和杂有一个共同点,「在冷嘲热讽之中,蕴藏着深厚的爱和情。」

者陈晓明回忆指出,「想要走向现代化之路,就要批判传统,柏杨对传统思想化的批判精神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成为一种很经典的认知,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同时评价柏杨是一个中国历史化的批判者,「他对中国历史化爱之弥深,恨之愈切,只有对传统化非常关切、对中国人怀有非常高的期望,他才会批判、揭示它的问题所在」。

柏杨一生着作不辍,平生有十年、十年杂、十年牢狱、五年专栏、十年通监等历程,此外还有古典诗、报导及其他散,共完成《柏杨全集》等、历史、思想着作100余册。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天马行空四部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一章 有高的期望,才会批判、揭示它的问题所在〗地址https://m.zuimeng.net/4/4902/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