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声望空前(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大明朝为何会轰然倒塌? 是流民所致? 是建奴所致? 都不是,是害苦了老百姓。 是利益既得集团,疯狂压榨老百姓,连老百姓手里最后一粒米都压榨出来了。 老百姓不得不反! 如果有些问题不解决,就算李自成被安置好了,下一个张献忠也会蹦跶出来造反。 简而言之:利益既得集团,吸干了老百姓的血,而国库空虚,大明朝轰然倒塌。 所以,蒙古和建奴的问题,现在其实只是次要问题。 在正统的历史上,崇祯皇帝就是没有搞清楚问题的根本所在,一直不停对辽东用兵,每年花费巨额军费。 这些军费又是从老百姓那里压榨出来的。 如此恶性循环,当然就崩了。 在穿越者崇祯看来,现在维持住与建奴、蒙古的战略平衡即可。 现在的大明朝,是打不起大规模的仗的。 老百姓是经不起折腾的。 朝廷的官僚体系,也支撑不起来大规模的战役。 将边境的问题暂时稳定住,就要开始着手调整内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对利益既得集团动刀子了。 如果改革不成功,大明朝迟早还是会完蛋,他崇祯依然会自挂东南枝。 进入大同城后的崇祯,在行宫里整整睡了一天一夜。 这些天他实在是累坏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行军,在思考,在马背上。 等一觉醒来,好好吃了一顿饭。 眼下已经是秋天了,大同城已经有一丝凉意。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很快,皇帝就见到了大明朝另一位名将:满桂。 满桂到底是蒙古人还是汉人,崇祯也懒得去纠结。 这个人有些本事就是了。 要不然他能跟着袁崇焕在宁远之战中守住宁远城? 眼前这个身高足有一米八八,长得和一头牛一样壮的汉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满桂了。 在历史上,他在己巳之变中,保卫京师殉国。 而眼前,他才三十四岁,已经是副总兵(集团军副总司令),战功赫赫。 不过他与袁崇焕不和,这也是崇祯调他来大同的原因。 既然不和,就不要彼此消磨了。 “臣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 “谢陛下!” 崇祯手中拿着马士英给的东西:“满爱卿,你在宁远之战中立了大功,朕是知道的,朕非常欣赏你的才能,将大同交给你,朕放心。马士英给朕的大同镇修葺方案,朕也看了,很满意,朕全力支持!” “吾皇圣明!” “但朕有个要求,把大同镇的边军给朕训练好了!” “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心尽力。” “嗯,好好干,朕绝不亏待你!” 与满桂见了一面之后,崇祯没有再在大同镇继续待下去。 他来大同镇,主要还是稳定一下刚刚遭受战争之祸的人心。 怎么说呢? 在大同镇,皇帝的声望刷得还是很足了。 因为现在整个大同镇都在传天子御驾亲征草原,奔袭千里诛杀贼酋林丹汗,为大同镇四万多军民报了仇。,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事情。 而且更加振奋人心的事情是大同镇现在在对受到冲击的城镇免费发放粮食,每一户人家能得到一石粮食。 离开大同镇的时候,百姓夹道欢送这位少年天子。 骆养性在崇祯耳边小声道:“陛下,臣在大同镇发现了不少私占军田的事情,边军缺粮食,与此也是有关系的。” “朕知道,此事先暂且交给户部去处理。” 崇祯心里叹了口气,大明朝千疮百孔,许多事情是已经到了迫在眉睫了,所以他才亲自出马。 这私占军田一事,不仅仅是大同镇,全国普遍存在,就算查了大同镇一处,又有何用? 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大明当暴君】最新更新章节〖第102章 声望空前〗地址https://m.zuimeng.net/404/404488/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