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蓟镇调兵案(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在皇帝把一批人的脑袋挂在城墙上后,刑部的办事效率突然就高起来了。    在刑部加班加点的追查下,几天之内还真又揪出一部分人来了。    例如通州衙门,把张松的名额给划掉的主事。    例如大兴县的县令。    以及北直隶几大州府下面的同知、主事。    竟竟然形成了一张网,凡是有战死的御林卫的老家,几乎都可以看出几个官员牵扯进来此事。    毕竟崇祯带着人去草原打仗,战死的有大约两千人,受伤的三千(指残疾)。    按照李邦华新制定出来的军规,战死沙场的士兵家庭能领到50两,两千人大概就是10万两,受伤的基本可以领到20两,三千受伤的,大概6万两。    一共16万两。    明朝辽东士兵的军饷大概是1.5两每个月,为了不影响辽东,御林卫暂时定的也是1.5两每个月。    不过御林卫因为是皇帝的亲军,福利肯定比辽东军要好。    按照每人50两的抚恤金,相当于33个月的军饷。    16万两,还算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李守琦自己拿了一万两,其他人分了九万两,剩余6万两,极少数发下去了,又有一部分被底层的小吏给贪了。    真正到阵亡士兵家里的,少之又少,几乎不剩了。    因为牵扯进来的官员越来越多,刑部尚书苏茂相立刻进宫面圣,与崇祯阐明其中利害。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崇祯不待他说完,便打断了他:“查!彻查!一个不许放过!谁拿了钱,全部押入京师斩立决!否则朕就要你的脑袋!”    苏茂相不敢再说什么,赶紧下去继续查办。    短短几天之内,就有十几个官员被查处,押送京师。    还有的涉及到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的,全部查,凡是沾了钱的全部抓回京师处斩。    其中还有一个刑部员外郎(处长)在此事中,收钱买命,被人举报了,结果这个刑部的员外郎的脑袋当天就被挂在了北京城墙上,并且被抄家。    皇帝在朝堂上怒道:“刑部员外郎收钱办事,已经烂到刑部了!大理寺,给朕复查!凡是有任何作假之事,一律斩立决!朕就不信,这满朝的大官,还给不了那些战死的士兵一个交代了!”    于是,很快大理寺参与进来复审。    什么叫复审?    就是你刑部查完交上来的,大理寺再复审一遍,如果有作假,对不起,等着人头落地吧!    因襄城伯李守琦引发的抚恤金案正在严格执行彻查,而另一件因他引起的事情,也开始在朝堂上推起风波。    什么事?    蓟镇调兵案!    自从刘鸿训的奏疏呈递上来后,在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    刘鸿训在蓟镇查到的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李守琦等一批勋贵。    此时,最能叫唤的人又出现了。    谁?    督察院左副都御史杨所修。    杨所修就是那种典型的政治投机分子和无耻小人。    魏忠贤党政的时候,他就依附魏忠贤,后来新皇登基,要办魏忠贤,为了与阉党撇开关系,他第一个弹劾阉党。,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历史上的崇祯大肆惩罚阉党,可穿越者崇祯并没有大肆惩罚阉党了,几乎把阉党案给翻篇了。    于是杨所修又认为自己安全了,开始飘了。    飘到开始收李守琦的钱来弹劾李邦华了。    结果一下子走偏了,李邦华没有被摁死,现在他反倒是岌岌可危。    那接下来怎么才能保命?    肯定是立刻拼命地弹劾统管山东卫所的山东都指挥使司的指挥使,以及左军都督府。    为何会牵涉到五军都督府的左军都督府?    因为山东指挥使司是归左军都督府管的。    那么左军都督府的左都督是谁?    成国公朱纯臣!    英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大明当暴君】最新更新章节〖第119章 蓟镇调兵案〗地址https://m.zuimeng.net/404/40448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