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废除人丁税(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每亩田,不到一年就产了3石了,还有最后几个月,怕是还能增加,最主要的是,今年气候不算好。    “好!”崇祯笑道,“这才是于朝廷、于社稷有利的大功臣!”    宋应星道:“都是陛下垂怜。”    崇祯又道:“孙爱卿。”    孙承宗出列道:“臣在!”    “朕打算将农务司提成农务院,与六部九卿同列,你意下如何?”    孙承宗道:“臣以为可行,农业乃国之根本,民以食为天。以老臣来,将陛下所说的惠泽田交给宋大人来管更好,臣听闻宋大人撰写叫一本《天工开物》的书,里面多有涉猎农学,可以传授民间,以为百姓所学,于朝廷有利,有天下有利。”    崇祯点了点头,对孙承宗是越来越满意,孙胡子确实是一个忠心为国的人,不搞党争,怎样对国家有利,就怎么来。    而且考虑事情非常周到。    他知道宋应星没有功名,被破格提起来,已经引起了诸多人的不满了。    现在又提到六部九卿的高度,自然会引起更多人的不满。    所以才提醒崇祯,不急,先让宋应星负责惠泽田,等把惠泽田做好了,再负责整个大明的农业,这样就不会有人不服了,对宋应星也好。    明末有孙承宗这样的人,确实是大明之幸,可惜历史上的崇祯没有用好。    孙胡子最后满门战死沙场,真可谓是满门忠烈!    “诸位爱卿呢?”    “臣等附议。”    “好,宋应星听旨!”    宋应星连忙跪下。    “朕赐你农务院御司使,管理惠泽田。”    “遵旨!”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惠泽田是不是只有福王和代王那里的田?    当然不是,钱谦益、黄立极都被抄家了,周延儒也被抄家了,不过这几个的田产都是小虾米。    这一次抄出来的勋贵的田才是大头,而且大多分布在顺天府和山东,离北京非常近。    勋贵的处理方式定了,欠的税该如何处置也定了,惠泽田的负责人也找出来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也要定好,这关乎大明朝亿万百姓的生计。    大明朝收不上来税的根源在哪里?大明朝为何那么多人沦为佃户,沦为有钱人家的家奴?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在税制本身!    明朝是什么税制?    两税制,夏秋各收一次。    如何收?    按照人头来和田产来收,所以就两税法。    这就坑爹了,你按照人头来收,也就是说夫妻两人生了六个娃,你就得交八个人的税,另外再按照田产来收。    而且明朝是甲里制度,10户为一甲。    如果10户中有一户逃走,其他9户就等把逃走的那一户的税给补上。    如果9户都逃走了,最后一户,你得把9户的全部补上。    这就是按照人头收税的局面。    这样导致什么呢?    导致很多人根本种不起田了。    只有卖身到权贵地主家做家奴,家奴可以不用交税。    这也是土地为何会兼并如何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样也将劳动力禁锢起来,朕以后的工业革命没有劳动力还怎么玩?    所以,仅仅是测量了土地,是不能改变兼并问题的,如果不改变税制,惠泽田政策很快将会泡汤。,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因为老百姓还是种不起田,会主动把田卖给地主,宁愿做家奴。    要改变这个现象,就必须改变税收制度。    “毕爱卿。”    “臣在,以后大明朝收税,按照田产来收,把人头税废除掉。”    皇帝这句话,可比说要追税的杀伤力要大得多。    当初张居正就把人头税废掉了,一条鞭法就是按照田产来收的。    毕自严连忙道:“遵旨!”    没想到皇帝来这么一套,大臣们脸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大明当暴君】最新更新章节〖第125章 废除人丁税〗地址https://m.zuimeng.net/404/40448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