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改变(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大明朝喜欢奏疏骂人的风气改了吗? 当然没有改。 整个十一月,两京十三省,无数奏疏像洪水一样冲进紫禁城里。 弹劾孙传庭的奏疏已经堆积如山,按照这个趋势,吏部尚书王永光担心有部分官员会因此闹情绪而罢工。 这不是危言耸听,明朝的官员真的干的出来。 他们往往打着道德的旗帜,耍着最让人蛋疼的无赖。 你骂他们,他们跟你讲圣贤书,你抽他们,他们还跟你讲圣贤书。 总之,丫的干活能从圣贤书里找出理由来,不干活也能从圣贤书里找出理由来。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自从皇帝在皇宫门口一口气打死二十三个官员后,就再也没有人敢跪在宫门口玩那套逼宫了。 至少短时间内京师没有人敢这么玩了。 而对于崇祯来说,陕西稳定,惠泽田能顺利落地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后世一位伟人多次提醒过我们,我们要分清楚朋友是谁,敌人是谁。 皇帝虽然代表的大地主阶级,但他么的大地主阶级现在已经要把整个大明玩坏了啊。 崇祯如果再代表下去,自己就要和历史上的崇祯一样挂歪脖子树了。 所以现在就算有再多的奏疏疯狂般的涌来,崇祯都一个态度:滚,别妨碍朕! 至于王永光所的官员们怠政问题,不怕,严格按照考核来就行。 就像你在公司,老板从来不担心员工不干活,因为考核制度在那里,成绩好的加薪,成绩差的滚蛋,管你干不干活。 没挨过社会的毒打吧?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整体来说,崇祯元年的十一月是和平的,除了把陆正堂给剐了三千刀以外,似乎也没有闹出什么大的事情了。 另外,关于陆正堂的族人,原本是诛九族的,但考虑到皇帝要做一个仁君,诛了三族,就此作罢。 陕西那边奏疏,陕西大致太平。 施凤来委婉地提醒了一下,只是那一千一万百万两,怕是明年就会用完了。 用完了? 没关系,用完再给,朕有的是赚钱的方法。 朕的银行一开起来,国企一整起来,还担心没钱? 只要新的税政将土地兼并的问题稳住,将农民的民心稳住,朕就有一百种办法赚更多的钱。 你缺多少,朕给你砸多少,直到把你陕西砸出个小康社会出来! 眼看着银行在十一月顺利发展,崇祯心头就更加踏实。 左手银行,右手军队,前面有国企,后面稳定民心。 不过问题又来了,银行的政策现在还仅限于顺天府,如果明年一旦到了东南一带,估计某些人就要急得跳脚了。 为什么? 如果你是东南某个巨富,手里拿着银子不香吗? 要知道,你是巨富你应该明白一个问题,银子是实物,是自己的,不受别人控制的。 但银钞? 那是朝廷在印的,朝廷多印,你手里的银钞可能就会贬值。 仅仅这一点,你这个巨富就会跳脚,坚决反对用银钞。 这事没有触犯顺天府官老爷的利益,却触犯了东南巨富们的利益。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总之,朝廷的一系列新政,以及这个月发生的孙传庭御林卫直接开到苏州城下的事情,都刺激到了东南的商帮们。 这是后话。 眼下,人也杀了,该罚的也在罚。 还有什么问题? 当然还有。 江南的粮食卖出去到陕西卖到了8两每石,你南直隶的户部心里没点逼数? 且说这南直隶的六部是干什么的? 权力是大大的有。 例如南京城的兵部,是可以调动南直隶的诸多卫所的,这一点北京的兵部靠边站。 例如南京城的户部,是征收南直隶的税的,这一点北京的户部靠边站。 那江南的粮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大明当暴君】最新更新章节〖第144章 改变〗地址https://m.zuimeng.net/404/40448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