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北京大学的君臣之辩(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各自上了茶,还摆了一些小点心。    崇祯坐在中间的位置,大臣们都坐在下面。    “知道朕为什么叫诸位爱卿来这里参会吗?”    “韩爌,你来说说,朕叫你们来参会,有何用意?”    韩爌道:“陛下睿智如大海一样深不可测,微臣不敢妄自猜测。”    崇祯笑道:“想不到清名满天下的韩大人,也是个滑头,随便说,朕今日不因言而降罪。”    韩爌犹豫了一下,道:“臣以为,陛下叫臣等来此,是希望臣等能明白北京大学真正的含义。”    “那你说北京大学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臣以为,所有的含义都集中在那四个字上,科教兴国。”    “那韩大人以为何为科教兴国?”    韩爌道:“所谓科,臣妄自猜测,应该是科学院的科,教,便是教书育人的教,兴国,自然是使国家昌盛。陛下的意思是,用科学来育人,使国家昌盛。”    崇祯道:“韩大人不愧是韩大人,你说对了。”    周围的大臣都忍不住悸动起来。    这是要做什么?    明明是圣道兴国,孔孟圣道才是国家教育根本,怎么出了个科学来了?    “钱龙锡,你来跟朕说说,朕为何会认为是科教兴国?”    钱龙锡出列道:“启奏陛下,陛下在《国富论》中说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那何为生产力?”    “按照《国富论》的说法,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崇祯追问道:“何为生产资料?”    “例如良田,例如工厂的材质。”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看来自己的内阁大臣读自己的《国富论》还是很认真的。    崇祯的《国富论》是融合了后世的军事学、经济学、金融学和政治哲学著作而成。    大明的这些官员,能做到部院大臣的位置上的,哪一个不是读书的能人?    “那你认为,这科教兴国的精髓在何处?”    钱龙锡犹豫了一下,道:“陛下在《国富论》的开篇还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源于实践,即创造、更新,以实际存在的规律,来教育人们,达成兴国安邦的目的。”    钱龙锡这些话,其他大臣也都知道,因为他们都读了皇帝的《国富论》。    至于皇帝的《国富论》在朝堂私下已经引起了争议了。    也不是所有的大臣都反对,有的大臣读完皇帝的《国富论》,就觉得惊为天人,可以与仲尼媲美。    例如温体仁曾经就非常雅达的拍马屁道:天不生崇祯,万古如长夜。    这句话的原句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这句话的直接意思就是,孔子出生之前,人类以前的文明是一片混沌,孔子降生以后,万古幽冥才有了光辉。    温体仁这马匹拍得是相当有水平的,直接就拿崇祯跟孔圣人放在一个高度了。    但是,有些大臣就非常反感了。    他们看完后,私下不屑道:满纸荒唐言,尽是奇淫巧技,不登大雅之堂,有违圣道!    不过也不是拍了崇祯马匹的温体仁觉得好,例如钱龙锡,内心深处,也觉得皇帝的《国富论》确实不错。    但是,他觉得这里面有诸多理论是违背圣道的。    崇祯在上面坐着,道:“钱大人,你的书看得还是蛮认真的嘛,但不能光背书啊,得有点自己的东西,你来说说,朕的这些,你以为如何?”    钱龙锡犹豫起来,老实说,皇帝的《国富论》大多数他都是赞同的,觉得非常惊艳。,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但是,与儒家圣道相违背。    钱龙锡毕竟是科举出身的,从小对儒家的《四书五经》滚瓜烂熟,不可能这么快就接受皇帝的实践出真理的。    “臣觉得陛下的书所言极是,是治国良策,臣每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大明当暴君】最新更新章节〖第204章 北京大学的君臣之辩〗地址https://m.zuimeng.net/404/40448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