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阅兵威慑(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攘外必先安内。 当年匈奴不断滋扰汉朝的边境,汉朝忍了七十年,直到汉武帝,才开打。 为什么? 因为汉朝国内诸侯王林立,每一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独立的军队、行政系统、税收、矿产资源。 也就是说,诸侯王手里有军队、钱和资源。 七王之乱,淮南王造反。 这都是内部不稳定因素,如果要对外开战,朝廷实力一旦被消耗,那些诸侯王就会趁机入主长安。 明朝呢? 明朝的藩王虽然没有军队,没有行政体系,但朝廷对地方官府、商人、资源的动员能力基本已经快要接近零的状态了。 而且眼下新政执行在即,这个时候真要跟皇太极全面开战,无疑是把自己玩死。 东南的那帮家伙,还有全国的地主乡绅,都在热切盼望崇祯能够对外用兵。 为什么? 一旦朝廷对外用兵,所有的注意力都将被转移出去。 新政将会变得非常脆弱,随时可能中断、夭折。 一个大国,一个合格的国家领导者,首先想到的不是对外讲狠,而且要解决民生问题。 即便后面对外扩张,也是以使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发展为目的对外扩张。 眼下的战局当如何? 当然是好好利用蒙古和这半年来在北庭都护府建立的小根据地来遏制皇太极。 崇祯去年辛辛苦苦去草原搞外交,还开互市,给蒙古人赏赐,让亲王娶蒙古公主,给北庭都护府砸钱,不就是要在这种时候派上用场吗? 即在战略上实现了阻止皇太极西进,也能确保朝廷不必大规模用兵,安稳推行国内改革。 崇祯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安排,但不代表别人也是这么想的。 谁?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当然是改革当中的利益损害者,例如地主、勋贵、有诸多良田的官员、商人等等。 崇祯二年,四月三日,京师里刮起了一阵妖风。 到处都在传建奴要倾十万铁骑攻打锦州和宁远,要打到山海关下面来。 你无法得知谣言从哪里传出来的,但是崇祯可以确定的是,现在京师的某一处小酒楼里都有人在说这件事。 这说明什么? 谣言在三月下旬可能就已经出来了,到现在爆发出来。 皇太极真的要十万铁骑打锦宁? 除非皇太极脑子被门夹了。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十几万大军铩羽而归,天启七年,皇太极又率领大军发动锦宁之战,还是铩羽而归。 事实已经证明,孙承宗设计的关宁锦防线固若金汤,辽西走廊如同一柄锋利的剑横陈在关外,皇太极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攻破。 这个时候他还来打关宁锦防线? 不是脑子被门夹了是什么? 皇太极的脑子当然没有被门挤,不仅如此,皇太极是一个非常狡猾、聪明,且具有政治智慧的对手。 对现在的皇太极来说,西进打蒙古就是最好的战略。 什么狗屁打锦宁,兵临山海关,都是有心之人炒作起来的。 这里面有两层政治意图: 一、转移朝廷注意力到关外的战争,弱化新政。 二、给袁崇焕施压,让袁崇焕少管闲事。 什么闲事? 当然是毛文龙的闲事。 毛文龙在东江镇做倒爷买卖,建立独立小王国,混得风生水起,日子过得别提有多爽。 连朝鲜国王派到大明的使者,他都敢拦,拦了还要看朝鲜国王给大明皇帝陛下的奏疏写了什么内容,有没有写对他毛文龙不利的。,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朝鲜敢怒不敢言。 要说毛文龙背后没有利益集团,是绝对不可能的。 毛文龙是哪里人? 浙江钱塘县人,江南一带,商贾无数,海运发达。 是不是仅有江南一带? 当然不是,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大明当暴君】最新更新章节〖第222章 阅兵威慑〗地址https://m.zuimeng.net/404/40448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