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崇祯和皇太极的政治博弈(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对于崇祯来说,皇太极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    为什么这么说?    不是已经打了胜仗了么?    单单从正史上来分析这个人,绝对是位面之子级别的人物!    努尔哈赤从十三副铠甲起兵,一路打了许多胜仗,把大明朝打得只剩下最后的河西走廊和毛文龙的皮岛了。    但是努尔哈赤只会打仗,一个只会打仗的人,是合格的元帅,但永远无法使一个国家真正变得强大。    建奴正是将权力的权杖叫到了皇太极手中,才真正开始强大起来。    来看看正史中皇太极继位之初的表现。    刚继位,一、讨伐朝鲜,找毛文龙的麻烦,找软柿子捏,教朝鲜做人,把毛文龙毒打了一顿,逃跑皮岛去了,皇太极刚竖立了一点威信。    二、几个月之后打锦州,被袁崇焕教做人,威信大损。    三、崇祯元年之初,开始征讨蒙古。    这三件事,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    似乎也没什么吧,但历史不是只看表象,得分析深层次原因,否则你永远无法知道历史上这个人背后的行为逻辑。    从这三件事,就能看出来皇太极的战略了。    首先是征服朝鲜,其次是征服蒙古,然后是重用汉人,缓和女真族和汉人之间的矛盾。    例如他重用了范文程,在历史上,他还可以拉拢了许多明朝大将,甚至包括后来投降过去的洪承畴。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上面所说的征服了蒙古,把朝鲜打降了。    蒙古的地位有多重要?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如果蒙古部拿下来,皇太极只能硬啃锦州,当时女真内部是有很多人是觉得硬啃锦州才是正确的。    于是发生了天启七年的锦宁之战,被教做人。    第二年,才改征讨蒙古,大规模向西,将蒙古各部全部打下来了,随后成立蒙古八旗。    此后皇太极想要入关,根本不需要走山海关了,失去了蒙古的屏障,大同、宣府随便走。    这还只是军事战略,政治上呢?    先后用权力手段解除了其他贝勒的权力,设立了六部制,进行中央集权,将军权、司法权、行政权全部集中起来,开始缓和民族矛盾。    从这个时候开始,建奴已经不是一个只会打仗的政权了,开始有了完全的国家机器。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可以自给自足,可以大力发展农业,可以规模化管理,使得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可以说,历史上满清能够入关,是皇太极一手打造的基础。    就是这么一个对手,你说他强不强?    但就是这么一个对手,现在被穿越者崇祯快要逼到死胡同里了。    征讨蒙古失败,广宁城丢失,辽西走廊更不用说。    仅仅只是崇祯元年和崇祯二年,建奴就经历了前十年都没有经历的挫败,这些都是在皇太极手里发生的。    更惨的是,崇祯还给皇太极恶劣的环境加了一把火。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豪格的死不会给皇太极带来任何内部的政治筹码,因为建奴内部已经撕裂到不可能用一个豪格就能统一的地步了。    豪格的死,只会让在内部引起极大的争端,从而加速分裂。,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是不是这个时候崇祯应该趁机去扶持一下阿敏或者代善,来压制皇太极?    要是能这样就好了!    这种敏感时期,崇祯如果暗地里勾搭阿敏和代善,无疑是给皇太极清除内奸的借口,不是什么上策。    这个时候能干什么呢?    当然是全面封锁对建奴的商业往来!    等一段时间,看看建奴内部的政治斗争最终会是谁胜利。    如果代善或者阿敏胜了,东北的这个敌人基本上就好解决了,如果是皇太极稳住了局面,把代善和阿敏搞下台了,立刻让人联络代善和阿敏,扶持他们俩,开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大明当暴君】最新更新章节〖第330章 崇祯和皇太极的政治博弈〗地址https://m.zuimeng.net/404/40448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