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朝局之变(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陛下!陛下……” 闵洪学被带下去。 又一个兵部郎中被带下去了,这下许多人是真的睡不着了。 人们甚至不知道闵洪学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抓起来的。 一天之后,才从宫里的小太监那里传来一些断断续续的消息,说是好像与宣府的事情有关。 后来又从都察院传出来消息说与辽东的军粮有关。 一时间,朝堂风声鹤唳起来。 最近又是政治敏感时期,监察院、都察院、吏部,这三个部门,一个都没有闲。 监察院盯着宣府,都察院因为驿站的事情还在喷口水,吏部则在考核兵部的政绩,鬼都知道在抓问题,搞事情。 而随着易县的事情的慢慢平息,朝堂的注意力已经回来了。 十二月初八。 通政使韩爌拜访了内阁次辅钱龙锡的府邸。 韩爌道:“现在朝局动荡,陛下要严查宣府案无疑,不知道接下来会有多少官员被查抄,但对我们来说,一定是一个机会。” 钱龙锡让下面的人去门口值守,谁来了都不见。 他说道:“年后新农政必然会大量铺开,按照新农政的发展势头,每一个州府都需要配置常态化的通判,这个职位至关重要,他在一个州府里负责了农业的建设。” 韩爌叹了口气,自从今年年初新政以来,朝局的天平已经越来越向新派在倾斜。 不过朝堂的势力向来复杂。 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帝有意为之,至少重用袁崇焕,让朝堂的势力是非常微妙的。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韩爌此次来找钱龙锡,就是来谈论关于明年新政推荐官员一事的。 而这事,又牵涉到袁崇焕。 为什么这么说? 袁崇焕今年在辽东打了一场大胜仗,虽然伤亡重大,但拿回了广宁,这个功绩,比他之前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还要大。 可以说袁崇焕是最近朝野风头非常盛的一个人。 要知道,袁崇焕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辽东督师了,并且加了兵部尚书的头衔。 他虽然在辽东,但按照大明朝的制度,过几年肯定会调回来。 站在一个旁观者来看,其实袁崇焕现在已经不能严格算是孙承宗的人了。 为什么这么说? 从孙承宗卸任辽东督师后,袁崇焕上任,军制上的新格局已经形成了。 朝堂上,现在可是有不少人私下巴结袁崇焕的。 而与袁崇焕关系最密切的是谁? 钱龙锡! 在正统的历史上,袁崇焕因为己巳之变,以及各种复杂的原因,被崇祯凌迟处死,钱龙锡也是因为与袁崇焕走得太近,受到了牵连。 韩爌想了想道:“钱兄,你与袁督师的关系最为密切,在下以为,在这个风口上,应该借助借助袁督师,来为咱们大家做谋划了。” 钱龙锡微微皱起眉头来:“韩大人的意思是?” “袁督师声望正隆,现在朝中有不少人是想亲近袁督师的,若是袁督师能站在我们这一边,明年新政的官员举荐,我们必然可以占大头。” 他说的不无道理,新政的官员上任到地方是怎么来的? 当然是吏部指派。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但是吏部指派的标准怎么来? 吏部也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进行仔细核查,当面询问,毕竟许多人根本不在京师,要来一趟也很麻烦。 这个时候,许多地方官其实是官员们内部推荐的。 尤其是知州、知县这些四品以下的官员。 推荐的人越多,当然就越有说服力。 这也是在天启朝前期,东林党很强大的原因,因为你如果不是东林党,可能连官都没有机会。 当然,这也是阉党后来强大的原因,因为阉党才会推荐阉党。 因为辽东战事,袁崇焕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刚好钱龙锡与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大明当暴君】最新更新章节〖第364章 朝局之变〗地址https://m.zuimeng.net/404/40448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