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 传言 中(2/3)

入汴梁城中。放眼望去。都是白花花的一片。从五月初六下起的暴雨已经持续了六天了。却一直没有停歇。连势头都不见稍缓。

汴河、金水河、五丈河。这些横贯汴京城中的河流。全都漫了上了。把附近街市尽数淹在了水里。就连京中的水井。都无一例外汩汩的向外涌着水花。

早上传来的消息。城外汴河的水位已经与大堤平了。雨水再不停。大堤怕是要保不住。因为黄河泥沙的缘故。汴河是的上河。在河中行船能看到两岸房屋的屋顶。河底比汴京要高出数丈。这么高的水位。若真的垮下来。水入汴京城。少说也要死上十万人。据说道君皇帝。因这水势一夕数惊。而相公们也都禁中日夜值守。只是却全然拿不出一条有用的对策。

赵琦披着油布雨披。在府里四处巡视。几个长随挑着玻璃灯罩的气死风灯。走在他前面。为他照亮面前几步远的的方。

他的宅邸。乃是道君皇帝亲赐。位于外城正南的南熏门内。紧靠着国子监和太学。他这两年便借着近水楼台的优势。结识了不少太学生。其中也颇有几个不的志的外舍生注。被招揽去了东海为官。

今次暴雨。始建于后周。只在仁宗和神宗年间修葺过、已是老朽不堪的国子监。被洪水淹了三尺多深。几天下来。屋舍的墙壁都给雨水泡酥了。昨夜风起。一下坍了七八间。砸死砸伤十多人。

国子监的祭酒、教授们见情况不妙。连忙疏散太学生。附近五岳观、延真观、葆真宫一下被塞进了上千名太学生。而赵琦也开放府邸。接收了几十个相熟的太学生来暂住。

于路走来。一间间的房屋都探视过。借住他府中的太学生都已安顿了下来。赵琦为他们准备的十分周全。换洗衣物、洗漱用具、文房四宝都一应俱全。服侍的仆人也都恭谨。赵琦也便收到一路谢声。

赵琦暗自欣喜。平常时。除了一些受了他资助的贫寒士子。其他人都对他少有恭敬。他是质子。是东海臣服于大宋的象征。就算有个轻车都尉的勋官。也换不来大宋未来栋梁们的诚心一礼。

赵琦不喜欢国子监里的那些鼻孔朝天的家伙。他也不喜欢这座城市。他喜欢大海。喜欢那一望无际的感觉。喜欢微咸的海风。喜欢海船上那股子杉木和桐油的味道。

只是他知道。他现在是回不去的。虽然好面子的道君皇帝不会真的把他当人质拘在京中。但只要他的侄儿还没有被正式册封做东海国世子。赵文是绝对不会同意他回去。陈正汇也不会让他回去。而他的王兄也一样不愿在基隆看到他的身影。王家无私情。大宋太子与郓王为那张位子闹的水火不容。他的王兄把他当贼防着也没什么好奇怪。

想到这里。他意兴阑珊。方才因太学生们的道谢而带来的欣喜。已是无影无踪。转回身。也懒的再继续探视。直接向他居住的主院走去。

“三郎!”府中一个都管。急匆匆的冒雨过来。

“什么事?”赵琦问道。他已不是当年那个好虚荣的小孩子。虽然他是东海国的瀛洲侯。大宋的轻车都尉。但他还是让身边的人唤他三郎。用钱收买不到的人心。只要表示着亲近。却很容易拉拢过来。

“高掌柜来了!”

快步走进后院中厅。三人正站在厅中等候。赵琦认识其中领头的----高明光。本是与童贯联络的密使。而后又被调回参谋部。但一年前又被派回东京来。打着着陈家商号东京分号大掌柜的名义。实际上是东海派驻在开封的职方司头子。两月前。他回基隆述职。算算时间。也该这个时候回来。

“这么大的雨。你们怎么进的城?”略叙寒温。赵琦问道。现在开封府城门四闭。禁止出入。他很好奇三人是用什么办法混进城来。

“从东水关进来的。”高明光说着。丝毫不露口风。“东水关?!”赵琦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帝国征服史】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九 传言 中〗地址https://m.zuimeng.net/41/4122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