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决胜 下(1/4)
第四十五章决胜(下)
洪武二年正月十一。辛巳。【西元1126年2月23日】
太原。
不知为何。在今年冬天,河东北方一带——也即是太原附近——没有下一场雪。当数尺深的积雪笼罩了关中平原的时候,枯黄色的色调却覆盖了太原周围。远方的崇山峻岭,也多是土黄的底色上有几点疤瘌一般的绿荫,生机渺渺的山峦透着一股萧瑟的寒意,而山峦之下的太原城,却汇聚着从无数战士们身上涌出来的、浓烈得几乎要凝固起来的杀气。
数万大军此时已将太原城团团围定。近百门野战炮围绕着城池构筑了一道难以逾越的火力线。城墙上的碎石横飞,守军被密如雨下的炮弹打得抬不起头来。原本在城头上,完颜银术可还放置了十余门火炮,希望靠着这些有着将军称号的神兵利器来拖延一点时间。但城外的火炮阵地上仅仅四次齐射,便把金军最后的一点依仗、唯一能排得上用场的守城兵器,都打得无法再发话。
对手失去了所有的反击能力,大宋的炮兵们便更加轻松,一门门火炮将城墙上冒出头来的战具逐个点名,从狼牙拍到檑木,从堆起的砖石到冒着烟的油锅,都被围城的炮兵轰得粉碎。守城的金国士兵唯一能做的,就是躲在城墙背后,捂起耳朵、呆滞的抬头望着一枚枚越过他们头顶飞入城中的炮弹,等着城外的宋军最后来攻城。至少南朝军队在攻城的时候,他们的那些个令人肝胆俱裂的武器应该不会再射击的。
陆贾的将旗就在太原城的正东面高高竖起。这代表着他作为主帅正统一指挥着攻打太原城的战斗。作为镇西将军,陆贾的军衔是太原城下最高的一个。依照洪武朝通行的军事条例,当几支互不统属的部队出现在同一个战场上时,除非枢密院下文特别指定,否则军衔最高的将领,将自动获得全军的指挥权。
这一点,与旧朝的惯例完全不同。自大宋立国的一百六七十年来,朝中因五代之鉴,对武将们严防死守。武将们也都被整治得循规蹈矩,几支没有隶属关系的部队同时汇聚在一个战场上时,若是朝中没有指定指挥官,各支队伍就会自行其是,最多将领们会聚在一起商讨一下策略。但这样的商讨没有任何约束力,一个有着节度使阶官的二品大将,也无法强行指派一个从六品的进武校尉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而且也没有哪个将领敢将不属于自己麾下的队伍随意调遣,而且就算他们的调派,只要不合意,低位的将领也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不加理会。
在旧朝君臣们看来,这样虽然会引起许多军事上的失误和遗憾,但总比一个武将籍此获得一支让他掀起叛乱的军队要强。一场战事的胜利与否,不会影响国家的存亡,但一个制度的错误,却迟早会让大宋陷入晚唐五代时的乱局。
不过赵瑜的洪武朝却根本不需要担心武将叛乱的问题,一个分封就让所有武将的野心给疏导了出去。明明很容易就能坐上开国之主的位子,谁会冒着杀头的风险,去博那个千万分之一的机会。堵不如疏的道理,人人都懂。但也只有控制了海外大片领地的赵瑜才有资格这样去做。有分封制在,根本不用去扯武将们的后腿,胜利才是赵瑜所需要的。陆贾便因此顺利的拿到了指挥权,在他的指派下,宣翼、野战,总计六个野战营,展开了对太原城最后的围攻。
太原城下杀得热火朝天,而就在太原城西四五里外一处矮丘上的灌木丛中,却有两名不属于交战任何一方的外人,正趴在树枝之中,向战场上观望着。他们隐蔽得很好,从外面稍远一点根本看不到两人的身影,只能看见一丛有一块隐隐约约的黑影。如果换个角度,也许还能看到有什么东西在树丛闪闪发亮。若是凑近了看过去,那竟是一片玻璃镜片在反射着阳光。单筒的望远镜贴在眼前,却也不知他们是从哪里弄来的。
潜伏在灌木丛中的两人都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帝国征服史】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五章 决胜 下〗地址https://m.zuimeng.net/41/4122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