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传承 三(1/4)
第十七章传承(三)
入夜后,秦王府的书房中。灯火通明。掺了龙涎香的灯油,将香气散播到书房中的每一个角落。龙涎香有宁神定气之效,从轩窗外的荷塘中又有着徐徐清风吹来,但坐在书房中的宁易,身前摆着的冰镇香薷饮一点没动,却是有些急躁上火。
就如赵瑜订立皇子入军学制度时的期愿,与皇子们在军学同班的同窗学友,现在都不出意料的成了皇子们的心腹。赵伯铭的十几名同学,甚至还包括中途被淘汰,最后编入士官行列的那些人,如今都是秦王府中的座上宾。其中最为亲附的,也就是现下坐在秦王府书房中的宁易及远在云南行省的陆游两人。
陆游有文才有武略,在毕业后的六年里,在西南边陲屡立战功,而其诗名更在武功之上,他的诗词在京中也多有传唱,一篇大理赋,甚至博得了多名文坛前辈的赞誉。是赵伯铭左膀右臂的当然人选,不过他是个自由散淡的性子,现在又远在万里之外,故而在参谋部中就职的宁易便更得赵伯铭的信重。
且相对于陆游。宁易功名之心就重了一些,助赵伯铭夺嫡位的念头也更加迫切。这也是他和陆游家世不同的缘故。陆游之祖陆佃,是上了党人碑的元佑邪党,其父也是曾在新旧两朝为官,他是根正苗红的士大夫子弟,文才气度都是家学渊源,而从幼时培养出来见识,让他不愿过多的涉足储位之争。
而宁易的出生远低于陆游,其父不过是个早早退役的士官,在吉林行省不过是个军屯的屯长而已。而祖辈,更是不知是何许人。低微的身世,使得宁易的功名之心便远重于陆游。
当然相对而言,宁易在赵伯铭心目中的重要性并不下于陆游。其推荐他入学的世伯李乾,也是他如今的岳父,现在已经统领职方司东北房。虽然在洪武二十八年的现在,东北再无一家异心之族,旧时曾经在职方司中煊赫一时的东北房便日渐没落。职方司的工作主要是刺探敌国情报,对外而不对内,对内的侦查基本上都是由飞鱼卫来完成。所以现在的东北房除了勘探地理,日复一日的绘制地图以外,也没有别的任务。不过,人脉就是人脉,李乾在职方司沉浮多年,上下皆是熟悉,且还在皇宋地理学会中挂了名,身份和地位皆不可小觑,让人不得不重视起来。
同时宁易本身也是才干卓异。在陆军总参谋部中如鱼得水,深得好评。在秦王府中,也是赵伯铭最为看重的谋主之一。当岐王赵师弘被赵瑜招进宫后,收到消息的赵伯铭第一个通知的便是宁易。
“官家招了岐王进宫?!”宁易惊问着。
赵师弘进宫并不算新闻,他是长孙,年节进宫参拜皇祖父、皇祖母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可眼下正是三王夺嫡的关键时候,好不容易赵伯铭靠着蓬莱洲远征队的回归占了上风,但故太子的嫡子却突然横里杀了出来,让人实在有些措手不及。按正理,今夜应该是设宫宴款待从极东蓬莱洲回来的薛定锷一行,怎么又突然招了赵师弘进宫陛见?
“啊,是这样没错!”赵伯铭却没有宁易那般急躁,低头轻轻转着小巧的白玉茶盏,杯中的茶水如碧,映衬着羊脂白玉也变成了碧玉色。
“大王,这事情有些不对!这时机选得也是太过莫名其妙!”宁易皱着眉。
赵伯铭看似不以为意的笑着,“祖父要见孙子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师弘自小可就比我家的两个孩儿招人疼。”
“大王!”宁易不信以赵伯铭的政治智慧会看不出来其中的问题,但他辅佐这位六大王,却总是摆出一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沉稳模样,实在让人看得上火。若真的不在意,何必找了他进府来商议。
“区区黄口小儿。就算再挑不出人,也不会轮到他的头上。我们这些皇子还在呢,还能选到皇孙的那一辈?”赵伯铭依然将悠闲自如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帝国征服史】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七章 传承 三〗地址https://m.zuimeng.net/41/4122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