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爱哔哔的文人们(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不过,朱由检现在还不想在这件事上继续讨论下去。    所以。    朱由检说了一句:“今天就议到这里,都退下吧。”    不是朱由检不知道郑家的势力已经到威胁朝廷的地步。    而是朱由检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的事情要一件一件做的道理。    朱由检的敌人或者将来会成为他敌人的势力有很多。    建奴、蒙古、日本、西洋番、西南的土司等等。    郑家最多只是其中一股。    但现在郑家还算不上是朱由检最大的敌人,也不是朱由检最需要解决的敌人。    所以,朱由检不想在对于郑家的这件事表达自己的态度。    不然,一旦让郑家的人知道自己已经在堤防他们,会让郑芝龙产生更多的警觉。    朱由检现在对郑家的要求不高,只要郑家还没有投降建奴就行,至于对自己忠诚不忠诚,他倒也没那么在乎。    因为商税税率提高了的缘故。    所以,淮安和南京两地的物价出现了普遍上涨的迹象。    出现这个迹象不算什么意外。    毕竟做生意的人都不是傻子。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大明朝廷要加商税,他们既然不能再明着对抗,就干脆将新增加的税赋负担向消费者转移,哪怕不敢全部转移而影响利润,但至少会转移部分的。    所以,正常情况下,加税都会造成物价上涨。    而这就让一些对朝廷新政本来就不满的士绅有的说头了。    关于老百姓生活成本增加,朝廷新商税明显是在与民争利,导致民怨沸腾,甚至民不聊生的谏言奏疏如下雪天的雪花一样成片成片的飞到了朱由检的案前。    朱由检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这样的奏疏达数十本。    除此之外。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的大明朝士子们本来就有空谈国事的习惯,与历史上后来的满清勿论国事不一样,此时的民间,士子们也就借此现象开始对朝廷新政大批特批起来,写诗词暗讽就算轻的,更有直接将骂新政的揭帖贴在巡抚衙门墙上,甚至亲自写万言书聚众示威要求当地州府官把自己的谏言上呈给皇帝的。    有的士子干脆在一些私人报刊上直接明言新政下的大明民众比建奴统治下的百姓还过得苦逼。    甚至有的士子欺负这个时代文化水平高的平民百姓少,为了彻底坐实自己抛出的谎言,不惜编更多的谎言来说服自己和别人。    本来只是顺口一说没准大明民众比大清民众过的苦,结果干脆说大清的汉民国的很幸福,大清的旗人都很有礼仪,对汉人很尊敬。,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甚至不少还干脆利用自己强大的想象力与出色的文采,把大清描绘得特别好,什么人人温良恭俭让,官员皆清廉自守,简直是一理想国。    明显这些人也就仗着十万近卫军与数十万义军在淮河和黄河以北保护着他们,也就没人知道在建奴占领区的真实生活,而没谁来揭发他们,也就肆无忌惮地胡编乱造起来。    除此之外。    还有为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借助民怨而想发财的,就故意编造和夸大一些大臣甚至皇帝的一些不检点生活。    甚至还有文人直接言当今皇帝朱由检每天御十女。    当然。    也亏朱由检没有像历史上满清当政时那样,用抄家灭族的方式封天下文人嘴,不然够被满门抄斩的江南士族不知道有多少家。    不过,朱由检已经通过自己的情报机构知道背地里有人在黑他,甚至黑他所努力经营的大明王朝。    朱由检也想管一管这些天下一些无耻文人嘴。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一是朱由检身边还没足够的力量,毕竟他的大部分人才还得集中在近卫军和皇庄和朝堂上以应对建奴和处理朝堂上的大事。    舆论这方面的管控只能等到后面。  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穿越成了崇祯皇帝】最新更新章节〖第384章 爱哔哔的文人们〗地址https://m.zuimeng.net/416/41665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