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八十四章 写碑(1/2)
见大家听得入神,老杨又吸了一口烟,继续说道:「此事当然万不可张扬,等找到这处龙脉,只需要以烧制陶瓷器名义,用大火将其龙脉烧断,便可保皇帝你江山皇权永固。」
「皇帝老儿当即派出大军,沿着岷江一路往上,果不其然,在咱们这儿一处叫白坡儿的地方,发现了这座白色的山头。」
「于是根据阴阳的主意,在今天从高台乡麻柳村到东面宋家湾北佛儿岩、西边姚坪这一代,围着白坡儿这个龙头所在,足足建起了四十曲星面前写字,不成了药神爷门前耍瓦刀了?」
「啊对了!」说道这里,杨金安一拍大腿:「我们这里刚起了一个窑王爷爷庙,既然文曲星到了,给我们整篇拜祭窑王爷爷的文章呗。」
「啊?」卢巧哪里会整这个,整张脸的表情都像要哭:「杨伯伯,我,我……」
「可别推脱啊
!推脱就是看不起你杨伯伯!」杨金安还贼认真:「你爹都说了,方圆百里间再找不出比你学历还高的来,你不给杨伯伯写的话,那些窑坑,杨伯伯可也不告诉你哟呵呵呵呵……」
「巧巧都是用钢笔,耍毛笔差了点意思。」周至说道:「要给窑神爷用,还是用毛笔写比较好吧?」
「肯定是毛笔好,家里画瓷器,毛笔也多的是。」杨金安眼神一亮:「要是后生能写,我就不用再拿着文章去请先生了,别抄错字了惹窑神爷爷生气。」
「那我试试吧。」周至自荐道:「要是写完杨伯伯不满意,我们再另说?」
「来来来哎哟今天当真贵客临门了……」老杨赶紧起身,招呼家人搬桌摆纸倒墨备笔,就差没有跑出去通知邻居们过来围观了。
计算了一下文章字数,周至让卢巧拿出铅笔和尺子,教她在大桑纸上打格子,自己调了笔,在纸上写了几遍凉州词。
待到熟悉笔墨和纸张的性能,字迹变得相当完美,而另一边,卢巧也将格子打好了。
准备就绪,周至开始运笔如飞,一篇字迹秀美的文章,逐渐出现在纸上。
「能侯据黄堡西南,附于山椒。清峰回护,绿水旁泻,草木奇怪。下视居人,如在掌内。居人以陶业为利,赖知谋生。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温大小,均中规矩。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圆飞,锻炼累月,赫然乃成。
击其声,铿锵如也;视其色,外如温也。人犹是赖以为利,岂不归于神功之哉至有绝大火,
启其窑而观之,往往清水盈掬,昆虫活动,皆莫究其所自来,必曰神之化也。
陶人居多沿长河之上,日以废泥投水,随波而下,至于山侧,系化为白泥,殊无毫发之余混沙石之中,其灵又不可穷也.
适至青神,陶工杨氏命为荐章,余观白坡山水人物,尽合其文,神其有灵,亦此居乎?因录《耀州德应侯碑》敬呈。」
小三百字的文章,周至没用多少时间就写了出来,用的文氏中楷,秀丽端庄兼备,就算
老杨不懂书法,也晓得今天是捡到宝了,乐得眉开眼笑。
但是这篇文章大家都不懂,周至还得解释:「除了最后这一段,前面本身是一篇现成文章,是宋代著名的耀州窑祭祀窑神的文章,也是我们国家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祭祀窑神的文章。」
「文章里说得明白,耀州窑神的封号叫能侯,尊号叫德应侯,庙址在半坡纸上,依山傍水,下视窑口。」
说着将文章解释了一遍,文中对于窑工精湛的收益和精美产品的称赞,又让老杨乐开了花。
最后周至才解释自己写的那一段,意思是我来到青神,正好遇到老杨需要祭祀窑神的荐章,我看白坡这个地方和《耀州德应侯碑》里记录的山水人文,简直一模一样,要是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更新章节〖第两千零八十四章 写碑〗地址https://m.zuimeng.net/417/417599/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