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董卓迁都(1/2)
第二天一早,赵云便收拾马匹,悄悄出村上路。
任红昌大惊:“还没拜别邻里,怎么就匆匆上路了?”
赵云:“你还嫌不够乱么?要是让丁员外知道,他会放我走么?”
果然,没走多远,便听到后面有人叫道:“赵大哥,你慢些走。”
那些人追过来,正是丁员外家的庄客。那些庄客:“赵大哥,丁员外家大摆筵席,等着你呢。”
赵云:“我有急事,要赶到京城去。”
一个庄客:“你走了,丁家姐怎么办?”
又一个庄客:“丁家姐在家里哭得死去活来,听要上吊了,你回去看一下吧。”
赵云:“其实我怕就是怕见丁家姐,你们回去,叫她别等了,我自此一去,十年八年不会回来的。”
那些庄客见赵云铁了心,只好摇头叹息,转身往回走。
任红昌却:“回去吧,男人有三妻四妾也是很正常的,我不会介意丁家姐。”
赵云不相信似的看着任红昌:“你什么?”
任红昌:“有了丁家那份产业,我们三个人在村里也还是过得下去的。”
赵云突然拉着任红昌的手,:“娘娘,我们名分已定,你想也不要想了。我们各安本分,快些进京吧。”
任红昌抹着泪水,叹息着上路。
不一日,到了京城。
远远看到京城人马喧闹,烽火四起,杀声连天,正在进行一场庞大的杀戮。
原来,京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故。
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之际,曹操借献刀行剌董卓败露,便回乡招集人马,发出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当时袁绍得操矫诏,便聚麾下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
北平太守公孙瓒,也统领精兵一万五千。还有长沙太守孙坚、太守王匡、袁绍、袁术兄弟共八路诸侯,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曹操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
太守王匡:“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曹操:“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袁绍再三推辞,众人都非本初不可,袁绍方应允。
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袁绍登坛。
袁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然后读盟约: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众人看到其辞气慷慨,都涕泪横流。
袁绍下坛,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
曹操行酒数巡,:“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袁绍:“我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众都惟命是听。
袁绍:“我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义军便以长沙太守孙坚为前部,杀奔京城洛阳而去。
董卓已割据京城,便起兵二十万,分为两路迎战:一路令李傕、郭汜引兵五万,把住汜水关,不要厮杀;董卓自领兵十五万,同李儒、吕布、樊稠、张济等守虎牢关。
袁绍便让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孙融、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貂婵乱天下】最新更新章节〖第22章 董卓迁都〗地址https://m.zuimeng.net/42/420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