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漆器
星期一早上,杜守义签到了三百块钱。
这点钱意味着这个月没什么大事儿,但他又可以上他的‘销金窟’琉璃厂去玩上一圈了。阔别了两个月后,他‘杜小爷’又回来了!
在路过一家寄卖商店时,他原本想进去挑两张唱片,却意外的看到了件稀奇东西:一只不到一米高,长得像酒杯一样的手鼓。
杜守义不知道该叫它‘象脚鼓’还是‘非洲手鼓’,反正这东西在前世的丽江满大街都是。
前世他在丽江民宿待了四五天,学过手鼓,还花了四百多买了一只。
‘滴答’和‘化身孤岛的鲸’这两首歌就是他的‘装叉’保留曲目。这辈子老友再见,让他又想起了从前的‘青葱岁月’,一时间竟份外感慨。
因为鼓身是整块红木镂空的,最后杜守义花了十二块五毛钱买下了这只鼓。
这价钱算是很高的了,现在一张品相不错的红木桌子才多少钱?不过千金难买心头好,谁让这鼓上有他的青春记忆呢?
让杜守义没想到的是,‘手鼓一打,禽兽退散’,‘二哈’和‘小乖’竟然先后从门上出入口逃了出去。
“有这么难听吗?”他扭过头看向龚小北。
“好听着呢。别管它们,有二哈在,小乖丢不了。”
杜守义想了一下,笑了。这只手鼓真买值了!
‘二哈’和‘小乖’这对禽兽一点都不自觉,有时男女主人在要好时,它们竟然在一旁观摩,让人感觉怪怪的。
现在好了,也有它们怕的了,看来这手鼓以后要经常敲一敲。
龚小北哪里知道他的龌龊心思?她还等着听‘化身孤岛的鲸’的后半段呢。这首歌她百听不厌,没想到用手鼓伴奏竟然又有了一番味道。
这一晚在北屋开了场‘围炉音乐会’。杜守义算了算,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拿出了胡说征明的孙子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曾用八个字评价‘倭器’:古雅精丽,奇巧绝伦。
杜守义认为这个评价是十分准确的!因为太漂亮了。‘象彦’的漆器中有一种能摄动人心的美!
---------有书友批评外国货太多,其实...您就理解为位面之子,定都。
吃得就近,图个‘合胃口’。玩得、用得、乐得,哪儿好让他们‘进贡’就是了。
老bj其实也这毛病。吃的挑嘴。到了苏杭,吃到菜里有糖还骂人厨子不会做菜,糟蹋东西。真事。
但到了用得,天南地北,哪里的好东西不该往四九城进贡?苏工、杭工那都是高级货的代名词。不涉地图炮啊,就是说着玩玩。:)
感谢书友尾号‘225652’‘潜伏年的猫’打赏,非常感谢,让二位破费了。
也感谢各位一直以来支持着这本书的书友。
怎么感谢呢?想来想去只有书里加些人物。
让书友们报名这有点太浪个里浪了,我怕把握不住。只能自己挑了。
书友们的名号实在太响亮,阿拉伯数字也就算了,有些‘魔’啊‘妖’啊什么的打头的实在难以入书。
最近挑了两个比较‘正常’的姓,准备借用一下。一个‘白’,很快能见到。
一个姓‘李’。两个字加一块‘李白’,有仙气。
书里有李吉祥,这是早就有的,不算。再说老李命太苦,不好。准备安排个‘小李’,逆天改命一回。这个得且等等,要自然一些,不要破坏体验。我小本本都记上了。
在这里和诸位书友打个招呼,咱就不接受报名了,就让‘李白’书友代表一下,以此表达一下我的谢意。谢谢大家。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四合院:我是杜守义】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六章 漆器〗地址https://m.zuimeng.net/421/4213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