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前,河北到底是个啥情况(2/3)

什么态度呢?

由于朝廷断了他们的仕途(这个懂的都懂,范阳卢氏的人从521年开始就不参加科举了),他们仕途无望,只能跟着安大帅混。

要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唐庭对于河北豪强,是采取了打压政策,不允许河北商人在长安等地经商,还以各种原因压低河北粮价。对本地抽重税,很多都是抽到豪强身上了。

他们造反的态度,比底层要积极一些。

当然了,也有人不看好安禄山,而投到唐庭这边背刺而升官发财的。

一句话:站唐庭,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官职;站安大帅,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统战价值。

路线虽然不同,但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让唐庭看看河北豪强的本事。

至于河北边军,他们严格来说并非河北势力,反倒是内部有很多不同意见,他们造反并没有河北人那么积极。

比如说平卢镇就有人不肯就范,更别提河东这边,响应安禄山的人更少。

那么安史之乱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简单点说,就是河北本地势力逐步夺权,顶着大唐或河朔三镇的皮,完成内部基层组织演进的过程。

这一点以前基本上很少有人提及。

安史之乱有不少大战,潼关之战,香积寺,邺城,太原,睢阳,这些地方都发生过大会战,双方死伤惨重。

唐庭那边我且不说,安史叛军,死的人不在少数吧?

这个不需要去算,死了二十万人是很正常的。

战争两年后,刚刚起兵的那部分人,我说他们起码死了个七八成,这点没什么疑问吧?

可是一直到八年之后,安史之乱表面上结束,河朔三镇自立以后,那些藩镇节度使手中,居然还有十几万可战之兵。

这些人从哪里来的?跟着安禄山混的么?

不不不,他们就是地地道道的河北人,甚至是河北汉人!

他们都是后期慢慢补充到安史叛军里面的士兵,其中,很多都是出自河北团结兵。

也就是说,虽然名字都还是“叛军”,皮还是一样的;但军队里面的主体已经不一样了,自然,他们的政治追求也不同了。

团结兵,这个概念一言难尽。它不是团练性质,更是与本地豪强格格不入,不听他们摆布。

真要说的话,有点像是四川袍哥或者旧上海的帮会一类的组织。

团结兵制度的发展,对于中晚唐一直到北宋这一段时间的历史,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它是唐代封建社会上层权力逐渐梯次瓦解的产物。

赵匡胤为什么要玩“义社十兄弟”?

因为他们的老爹也是这么玩的,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玩的,有深远的历史传承。

团,抱团取暖;

结,结社。

所谓团结兵,无论刚开始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是何种寓意,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士卒与军官阶层互相通婚,家庭互相照顾,战场上互为臂膀的组织。

随着安史之乱破坏了原本的社会结构,导致人口大迁徙。所以很多迁徙到新地方的人,肯定会被原本的住户所排斥,产生所谓的“主客矛盾”。

为了生存,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客居于此迁徙过来的人,都必须彼此抱团。这种抱团,打破了宗族的观念,以“义”字当先。

生活上结社,邻里互帮;

一家有事,十户相帮。

军队组织,则是牙兵阶层脱颖而出。

牙兵之间,战场上互相照应。

平日里有事一起上,一人闹事,一军哗变。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的家庭都已经互相通婚联姻了,一荣俱荣一损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盛唐挽歌】最新更新章节〖安史之乱前,河北到底是个啥情况〗地址https://m.zuimeng.net/466/466472/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