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统计学,经邦治世之学!(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云逍将十几人,分成若干小组。    让他们分别去往南京六部、国子监、苏州府署等处,通过查阅案卷找数据、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江南生员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统计。    云逍一再强调,绝不能凭空臆想,或是推测、估算,而是要用实证来说话。    众人都是兴致勃勃,欣然接受分配给各自的任务,然后各自开始行动起来。    就连薛国观、张国维等人,也都忍不住想要亲自参与其中,却被云逍阻止,几人只得悻悻作罢。    “云真人既然已经知晓,江南生员问题带来的巨大祸患,也清楚问题之根源,却为何还要让他们去调查?”    对于云逍的安排,薛国观十分困惑。    云逍反问道:“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就必须从根源上着手。薛阁老仔细想想,导致生员过剩的问题,根源出在哪里?”    薛国观等人仔细想了想,随后神色全都变了。    “江南生员问题的根源,在于科举和选官制度!”    “云真人的意思是,要革除科举,革新选官制度?”    薛国观满脸骇然,连声音都变了腔调。    育材造士,为国之本。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官吏选拔和管理。    科举制度起于隋唐,盛于宋,一直持续至今。    要想改变这一制度,谈何容易?    这等于是把一座大厦的根基给挖了重建一样。    别说是云真人,就是皇帝想动科举,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科举就是个雷池,触之即死。    如果真的这么做,自身会身败名裂且不说,还会导致国家动荡,后果不堪设想。    “薛阁老误会了,我只是想革新科举和选官制度,却绝对没有想要全盘否定的意思。”    云逍当然没有想过,要把科举一棒子打死。    为国家抡才,科举本身,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出在科举的内容、形式,以及“苦读—应考—入仕”的士人读书做官的模式。    况且云逍现在,也没打算立即向科举动手。    只不过借江南生员的问题,来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为以后的改革做准备。    “生员过剩,引发党祸,进而消耗国力,致使大明又亡国之危。”    “这一点,我知你知,并对此深信不疑。可皇帝和朝中的大臣们不知道,生员以及士绅们不知道。”    “只有让他们亲身参与,切身感受才最为强烈。同时调查出来的数字越详实,也越有说服力。”    “如此一来,就能说服更多的人,一起合力推动解决问题。”    云逍当然清楚改革家是个什么下场,他可不想步商鞅、王安石的后尘。    这次在江南,光是一个催缴拖欠钱粮赋税,就让江南士绅们炸毛了。    这要是大张旗鼓地改革科举,要还不跟挖了天下读书人祖坟一样?    因此得徐徐图之。    首先要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然后说服皇帝和朝中大臣,以及地方有识之士,一起来全力推动。    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同时宣传推广科学,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薛国观这才明白云逍的深意,叹道:“云真人老成谋国,下官佩服的五体投地!”    云逍笑了笑,另外还有一层用意,他并没有说,也永远不会说。    "富贵功名"的价值定向,驱使着天下读书人争名夺利。    就拿复社而言,虽然其中不乏真正的正人君子,然其整体的政治活动,几乎多是围绕着权力斗争而展开的。    如陈子龙、夏允彝之流,也都投身其中,却不知道因此给大明带来的危害。    直到明代亡国。再回顾往事,黄宗羲、顾炎武等有识之士这才醒悟,为之扼腕悲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最新更新章节〖第404章 统计学,经邦治世之学!〗地址https://m.zuimeng.net/468/468386/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