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五十载 相依相伴半世纪(1/2)
风雨同舟五十载 相依相伴半世纪
辛学森75岁,王兰香72岁,他们家住王舍铁路小区。他们结婚52年来,相互包容,相互照顾,克服了身居两地、家庭贫困等多方面的困难,将小家庭建设的幸福美满。王兰香说:“我是急性子,两天的活恨不能一天干完。他是慢性子,一天的活想两天干完。有事俺俩商量着来,互相牵就,有吵嘴抬杠的时候,但没骂过爹娘。”“俺这个家庭多亏了我老伴,她泼辣能干,吃苦耐劳,能里能外,孝敬老人,关心孩子,为这个家她操了心,下了力,我很感激她。”辛学森说。
弱女子挑起家庭重担
辛学森的老家是潍坊市坊子区眉村镇北眉村,王兰香与辛学森同镇不同村,她的娘家是涌泉村,两村相距四公里,她们是经人介绍定下终身的。
初涉爱河时辛学森、王兰香同命相怜。辛学森父母年迈,哥哥不但弱智还患有精神病,只能干点轻活。王兰香三岁丧父,六岁丧母,是爷爷奶奶把她抚养成人的。
1964年8月辛学森济南机械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江苏徐州机务段工作,手握焊枪一握就是17年。1962年农历6月26日他们喜结良缘。婚后她们生了二儿一女。辛学森工作较忙,每年只有12天的探亲假,加之离家远,根本无时间顾家,家中七口人的生活重担自然落在了王兰香肩上。她既管老的,又管小的,还得照顾弱智的精神病哥哥。1982年前走集体化道路时,社员靠工分吃饭,王兰香需天天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洗衣做饭。北眉村土质较差,水源奇却,祖祖辈辈打不出井来,全靠老天发慈悲。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社员温饱问题,生产队将90的土地栽培地瓜,秋后收刨地瓜是一年中最紧张最劳累的活,需白天大干,晚上夜战。生产队组织社员上午刨,下午分,辛学森家每天分700多公斤地瓜,王兰香和公爹摸黑运回家后连夜将地瓜削成片,一大早运出撒在地里凉晒,晒干后运回家储藏,天天如此,连续半月。如迂连阴天,要多费若干工,多下若干力,来了雨就要抢时间将撒在地里的地瓜片胡拉起来,雨停后马上再摊开,有时一茬地瓜干要反复好几次。说起此事王兰香有些伤感。1982年辛学森家分了5亩多地,全由王兰香种植管理,每年种植2亩半小麦,余之栽培地瓜种植玉米等。王兰香学会了耩麦子扶楼、打麦子扬场等男人干的技术活。
王兰香细心照顾弱智哥哥,使哥哥生活的比正常人还好。她经常给哥哥添置衣服,做鞋做袜,使哥哥夏有单冬有棉,每次吃饭都让哥哥坐上首。有一年过年在家人都不做新衣服的情况下也给哥哥做了一身。哥哥经常犯病,一犯病就拉尿在床上,弄的床上很脏,每次都是王兰香为其清理打扫洗刷。“我老伴之所以在俺村有较高的威望,主要是她对俺父母好,对俺哥哥照顾得好。”辛学森说。
其乐融融幸福家
1980年元旦辛学森调淄博机务段当电焊工,由于工作出色,1985年他担任了检修车间领工区党支部书记,管理着30多名党员、100多名职工。1986年落实政策,辛学森家属农转非,自此他们全家从潍坊老家来张店安家落户。
岁着年龄的增长,辛学森的三个孩子相继成家立业,大儿子在牟平武警部队服役四年,退伍后安排在淄博机务段工作。二儿子在淄博机务段开火车,女儿干个体。辛学森要求他们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结婚、买房等事情要自己想法解决。“我不是不想给你们钱,是因为我没有钱”。辛学森对孩子们说。三个孩子都很争气,不给老人添负担,结婚初期都是租房子住,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都住上了标准质量较高的楼房。
每年正月初二,辛学森的儿女都携带对象、孩子来他家团聚,初三至上班前选适当时间原班人马再去另一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百岁福】最新更新章节〖风雨同舟五十载 相依相伴半世纪〗地址https://m.zuimeng.net/474/4744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