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银子,和脸面哪个更重要(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响亮的耳光,回荡在空旷的皇极殿内。    百官愣住了!    孙承宗、秦良玉、温体仁和朱由检也愣在了那里。    这是陛下第几次掌掴魏忠贤来着........    郭允厚更是陷入了石化状态,脸色也变的更红了几分。    只不过,刚刚是因为被魏忠贤驳斥羞恼。    而此刻,却是因为皇帝替他说话而感到激动!    那可是魏忠贤!    曾经只手遮天的存在,现在,陛下竟然为了自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抽他耳光?    看看魏忠贤脸上的掌印,清晰的一批!    两行清泪,刹那间涌出眼眸,他深深一躬,言语哽咽:“臣,谢陛下体谅!”    朱由校摆了摆手:“不必如此,你刚刚的后面想说的,是让朕为各卫所祠堂出把力吧?”    “这事儿,朕可以帮忙!”    “什么?”    郭允厚大感意外,其他的本意,不过是想借这个理由让朱由校增加拨款,却不想竟被一口答应了!    身为兵部尚书的孙承宗也站了出来:“陛下,此事可开不得玩笑!”    朱由校淡然说道:“朕乃一国之君,自然是一言九鼎!”    “卫所乃大明根基,能够让为国战死的士兵们有个归宿,这也是朕份内之事。”    说到这里,他回到龙椅上坐下。    “今日是朕万寿!”    “诸位爱卿难得共聚一堂,朕便借着这个机会,将此事定下!”    “兵部!我大明如今共有多少卫所?”    孙承宗忙道:“回陛下,两京十三省,共计四百九十三卫,两千七百八十三个千户所!”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工部!按照岳王庙的规制,建一座祠堂需银钱几何?”    工部尚书吴淳夫脑袋瓜子都快转冒烟儿了,延迟了数十秒后,才出列答道。    “回陛下,至少要白银七千两!”    “若是四百九十三卫各建一所,需耗银三百四十五万一千两!”    朱由校的嘴角抽了几下,这个数目,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但既然话都说出来了,再反悔岂不是在打自己的脸?    三百多万两银子,和脸面哪个更重要?    不!    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花了这三百多万两银子,能收拢一批忠心!    只是抱着能省才省的想法,他清了清嗓子,向吴淳夫道。    “近来工部要忙着为京营打造新的装备,所以,朕觉得建造祠堂之事可以外包出去!”    “外包?”吴淳夫愣了片刻,但很快就反应过来,“陛下的意思是,让民间的匠人来负责此事?”    朱由校点头道:“没错!传诏各省,公开竞争,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谁给的价格最低,祠堂便交给谁来建!”    “谁敢在这件事情弄虚做假,定斩不饶!”    “有罚便有赏!能够保质保量的完工,朕不吝赏赐!”    郭允厚的脸色很难看。    貌似自己才是大明最大的包工头?    明朝立国之初,沿用了元朝对匠人的政策,将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    虽然自嘉靖四十一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让轮班匠制度名存实亡,可工部还有大量在册的住坐匠能够调用,而且还是只用管饭,不用发饷的那种!    可现在陛下竟然放着不要钱的匠人不用,反而要把工程交给民间的那些泥腿子去做?,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这让他感觉自己被嫌弃了........    殿内的地火龙烧的很热,他擦了把额头的细汗,决定再争取一把。    “陛下,给京营打造兵甲,只需铁匠和皮匠等匠人。”    “泥匠、木匠、石匠之类的匠人还是能够抽调一些的。”    朱由校摆了摆手,一脸神秘的说道:“抽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穿成驾崩帝皇,玩转明末乱世】最新更新章节〖第84章 银子,和脸面哪个更重要〗地址https://m.zuimeng.net/480/480587/84.html